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泛文化 社会
  • 正文内容

浦东社会组织纷纷落地社区

阅读:1359 次 作者: 来源:上海浦东门户网站 发布日期:2018-12-25 14:43:50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社会资讯。

  近日,在金杨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对接会上,39家社会组织组团前来,与来自金杨街道工会、妇联等部门及48个居委的负责人面对面。“你有需求,我有服务”,对接会上,共有48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一些需求方和社会组织之间则交换了联系方式继续加深了解,以期下一步牵手成功。

  作为一方公益热土,浦东培育引进了一批优秀的社会组织。为了吸引更多能干事的社会组织落地社区,各街镇忙着搭台吆喝,在年终岁尾公益项目对接的高峰时期,各社会组织则忙着“赶集”。据了解,浦兴路街道近期举办了“家门口”公益服务(第二季)微项目论证会、项目对接会,周浦镇也发布了服务社区老人的项目需求,金杨、南汇新城镇等街镇都在积极搭建平台筑巢引凤,越来越多的专业组织将结合自身特色落地社区、服务社区。“哪里的公益氛围好,我们便去哪里。”新区公益组织项目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黄春华表示。

  据介绍,金杨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对接会“益”起牵手已经走过了3个年头。在这3年的搭台和牵线中,不仅街道对社会组织的专业服务有了具体了解,社会组织也对社区需求进一步熟悉。金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杨彬表示,政社合作慢慢走过了“盲人摸象”和“拉郎配”式的阶段,通过近距离的对接形式,社区公益服务更精细化、精准化。

  为了提高对接效率,社区公益项目对接会前期,金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围绕“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通过线上征询的形式,自下而上收集到了居民最真实和迫切的需求。社会组织则围绕调研结果,精准地设计了项目方案,运用专业技能,创新了服务模式,回应部分社区问题。

  金杨街道90后的居委干部黄汝莹告诉记者,她参加了两届对接会,不仅是居委干部,就连居民也熟悉了社会组织,很多传统观念得到了扭转。黄汝莹表示,以往居民不了解自治项目,觉得居民区所有的事情都应该由居委负责,在专业社会力量介入后,居民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通过民主自治,很多事情做得更加细致周全。对于公益服务,以往大家都觉得应该是免费服务,但在签约服务的两年里,收费的公益服务让人觉得有些钱必须花,而且花得值。而且社会组织在理念推广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垃圾分类,与其手把手教居民怎么分类,不如把为什么要分类的理念传播好,“社会组织能在我们原有的宣传栏、居委微信、视频传播等基础上,以各种方式吸引居民的注意力,从源头上推动了垃圾分类工作。”黄汝莹说。

  需求方越来越成为“明白人”,对专业力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社会组织自然趋之若鹜。在金杨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对接会上,有不少是想要继续签约的老面孔,也有不少是慕名到金杨的新面孔。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是一家专注于社区健康促进的社会组织,这次首次牵手金杨,将为金杨社区20户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进行认知症早期干预,以及为23户低收入失能失智家庭提供支持。项目负责人张秋霞表示:“金杨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大,我们要脚踏实地做出效果,让居民满意,让政府满意,更好地推动自身发展。”


标签:社会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