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教育文化 文化教育
  • 正文内容

传统文化教育不能靠背书

阅读:3560 次 作者: 来源:科学网 发布日期:2019-01-23 11:28:12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文化教育资讯。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给世人为人、为学定下的基本标准。而这样的标准,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在今天同样适用于教师和学生。

  近日,由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孟子研究院,联合中国孟子学会、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儒家思想与当代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交通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探讨了儒家思想教育传承、当代教育改革等主题。

  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思想

  “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有赖于中华文化的滋养。”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委员会会长孔德墉在会上发言道。

  他表示,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造就了温文尔雅与知书达礼的中国文化。当前,中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继承古代儒家传统,激活优秀的教育资源,并融入新时代的需求,以期尽快完成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服务于时代需要,满足人民需求。

  对此,北京交通大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郭海有相同的看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立德为先、修身为本是人才成长基本逻辑。而学校具有集中式、系统化、实质性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他希望以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人文教育和人才培养举措,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中国孟子研究院副院长袁汝旭表示,将优秀儒家文化同当代教育相结合,适度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把儒家文明精神内涵的当代价值挖掘并弘扬开来,是每一位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传统文化教育机制要先行

  虽然儒家思想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重视,但在将其真正融入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拦路石”。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孔德立建议,传统文化教育要在高校,特别是缺乏文学、历史、哲学学科的理工类院校真正落到实处,要从教育的根本任务与人才培养规律出发,对不同的行业特色大学的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社团指导等环节进行整体规划与顶层设计。

  “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通识教育核心的探索中会遇到很多困惑:课堂作为最主要的阵地,相关课程该如何设置?慕课、精品课程、外校大师、专家等资源该如何利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教师秦飞说。

  而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张连伟也以自身所处的行业类院校为例,道出了当前面对的问题。

  在他看来,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有三个:首先是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健康的理想人格;其次是促进行业特色优秀文化传承;第三是丰富校园文化。

  而当前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

  “现在虽然一些高校在进行通识教育推广,但是尚未形成整个国家教育体制的转变。如果没有一个通识教育体制的建立,那么传统文化就没有一个真正属于它的地位。”张连伟说,因此,制定中国通识教育的体系很重要。

  对此,中国石油大学体育与人文艺术教育中心主任李瑾华也给出了同样的看法:“我们要从更高的层面去制定一个通识教育体系、挖掘一些资源,这些事有时仅靠教师个人力量还是达不到的。”

  不让教育成为“空口号”

  除上述问题外,中国海洋大学行远书院院长钱致榕强调了他认为很重要的一点,不论是立德树人还是传统文化教育,都要脚踏实地从头做起,而不能是一句单纯的口号。

  在钱致榕看来,今天的儒家思想、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靠背书,而是要往更深层次发展,要与当今的社会发生联系、有所延伸。

  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李存山对此表示赞同。他强调,儒家传统的德行优先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儒家传统的教育思想也要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现代的公民道德、通识教育相结合,以实现儒家思想的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而对于通识教育等方面的问题,钱致榕则强调,通识教育绝不是为理工科学生开一两门人文课,而是要培养出文理兼备的人才。

  “人才是一个个培养出来的,课程是一门门建设起来的。”钱致榕说,教育学生要透过课程来实现,因此,开设好课程是实现教育的重要一步。(记者  许悦)


标签:文化教育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