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 正文内容

高校学报六大乱象

阅读:874 次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0-21 22:11:35
基本介绍:
来源:南方周末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位居世界前茅,但有关学风浮躁、学术垃圾、学术腐败的报道亦屡见不鲜。其中,学术期刊的乱象,尤以高校学报为最。简单说,可以归纳为六大乱象。
  其一,发文“数量崇拜”堆积学术垃圾。
  管理部门对教师科研的评估、检查、验收名目繁多,花样迭出,但都是量化打分、数字挂帅。多年以来,高校从教研辅导员到后勤管理人员,都要写文章参加考评,有如大跃进时期的赛歌会――人人都能写诗歌。
  于是,高校学报竞相扩版,季刊改双月、双月改月刊,字体正五改小五,发文成倍增加。可是,高校大量产出的论文在学术界被讥讽为“学术垃圾的生产基地”,败坏了高校的学术声誉。调查得知,除了一些学术机关、图书馆期刊室有限地订阅外,社会上几乎无人光顾高校学报。每一个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印数,都不会超过二千册,订户数也都在一两百本之间。
  除了只重刊文数量不管学术质量的精神垃圾外,学报还每年定期大量制造印刷垃圾。各学报编辑部所印的一两千册学报,也都大部分只得用于学报之间相互交换,以至于各学报编辑部的全国各高校期刊堆积为患,既无人光顾,又发霉受潮,最后的命运大都直接进了废品收购站。有编辑打油自嘲曰:“我是编辑我可耻,我为国家浪费纸。”
  其二,“级别崇拜”推动学术腐败。
  在系列考评中,“数量崇拜”只能说明发文工作量,而质量如何,却没有相应的学术评价机制,于是就有所谓的以国家级、省级期刊、“核心期刊”“C刊”的等级打分,形成了一套不讲表现只讲出身的期刊“级别崇拜”。
  由于“核心期刊”数量有限,资源短缺,于是版面费就成千上万地暴涨,成为单位部门、编辑个人敛财的工具。有的利用“核心期刊”正刊下蛋生成“一刊两版”,即所谓增发“理论版”,实际是“野鸡版”;更有甚者,编辑部内外勾结,社会上的人假借编辑部之名,冒充“核心期刊”一期揽财几十万后人迹消失。
  其三,本末倒置,自娱自乐。
  学报期刊被异化为“数量指标”和“揽财工具”后,就成为了高校自己的后花园,科研项目经费有了出口,职称待遇有了平台,学术研究探索真理的本真被完全异化。全国及各省高校学报都成立有学报研究会,相互周游,定期评奖,什么编辑规范,什么名刊名栏,什么优秀主编评选,都是自拉自唱、自娱自乐的“学术卡拉ok”。
  他们的名刊,社会不晓;他们的名栏,学界不知。有的,按照高校教师聚会餐桌上的直白话,那就是典型的学术自慰。
  其四,相互勾结,学术造假。
  由于高校教学科研评估只看重文章是否发表在“核心期刊”或者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因此提高文章转引转载率就成了各个期刊暗中竞争的法门。有学校出大价钱申请新刊号的,有勾兑某某机构升格“核心期刊”的,有编辑部之间、朋友之间打招呼相互转引文章提高转引率数据的,有早就跟某某文摘、某某复印资料等勾兑好刊文转载的。
  为了达到互利双赢,什么卑鄙的伎俩都可以施展出来,只是手段比较隐蔽而已。
  其五,各显其能,违规违法。
  因为主办单位有权按照自己的标准办刊。所以,如你所见,有些高校可以不履行学术期刊主编的行业要求,不按照学术期刊运作规律,随意将从未经过期刊出版规范培训的某某教授做主编,学术编辑委员会主任可以是学校书记亲自挂帅。有的期刊可以不讲起码的学术规范,人情稿关系稿横行。为了拉拢名人提高学报期刊的知名度,纷纷邀请名家担任编委顾问。
  还有,要求什么文章都要有英文摘要、参考文献等,将中文学术西语化,严重破坏中文注释传统,一些学术文章搞得东不东、西不西的不伦不类。
  不注重版权法,违背着作权法。有的学报不仅大量收取版面费,还公开规定不发稿酬,随意贬低学术思想劳动的价值,违背着作权法对作者正当权益的规定。
  其六,自编自演自留地。
  自编自演不计成本。高校学报大多一校一刊或者多刊,学校自筹办刊经费,自定期刊编制,双月刊除了每年三四十万经费外,还包括五至六人的人员编制,如果连同人员工薪,每年就印制出版那么几千册期刊,但要耗资近百万。有一高校的哲学编审,拿着十余万的年薪,一年编审不过五六篇文稿。如果按照市场改制,这样定价不过十余元的学报,其实成本当在百元以上。
  高校学报的一大功能是自我消化。综合性的学报最能满足高校学科齐全的门类要求,为高校自己教师评定职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窗。高校学报好像自家室内的装修,装帧越来越精美,刊本越来越大方,纸张越来越豪华:一本学报,就是一家大学的面子。
  自我消化的胃口在于自我繁殖。许多高校学报的主要功能,就是解决自己教师发表文章的阵地。如某大学学报2010年增刊发表论文122篇,九成多是本校教师的论文。
  (作者:张雪山,成都大学教师)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