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强化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是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素材。将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中,在引导大学生坚定政治信念、传承革命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重视在常态化、长效化党史学习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用好用活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主动从中汲取养分。
以课堂教学为关键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内涵丰富,要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理论教学至关重要。因此,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应以理论教育为主渠道和主阵地,依托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安排,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讲清楚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中相关的革命理论、思想根源、历史背景等。思政教师应从全局视角将党史学习教育中蕴含的大道理分解成若干小道理、小故事,从小处着手,阐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中那些更贴近生活实际的人物、事件,引导学生从“被动听”转变为“主动学”,更好地掌握党史知识。创新课堂教学形式。邀请党员干部、退休教师、党政领导、退伍军人、“时代楷模”等带头讲党课,凭借组织多样化、主体多样化,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实效。
同时,引入案例探究、角色扮演、知识辩论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优化学生学习体验,进一步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亲和力。丰富教学手段。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线教育平台、慕课App、网易云课堂等为支撑开展智慧教学,创新呈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让学生能更直观、具体地感受红色革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实践教育为抓手
以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为重要补充和素材,发挥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效育人,是当前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实践路向。
以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为核心,组织学生群体积极参与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相关实践活动中。系统挖掘与收集整理地方性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精心策划和推出一条资源聚集效应明显、教育功能突出、实践体验感强的红色文化旅游线路,促使学生在参观、研学过程中更加深入了解革命故事、革命事迹,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思维共振。
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组织学生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实践活动,观看相关题材的视频影像资料、纪录短片、实景话剧演出、舞台表演等,或参与文献资料的研读、经典作品的诵读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感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魅力的渠道。教师还可组织学生深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遗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等,参与实地调研、志愿服务、公益宣传、景区推介、文艺汇演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传承红色基因。
以队伍建设为支撑
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是影响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关键,因此,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组建一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强化理论武装。教师是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导者和发起者。因此,高校应加强理论知识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理论素养和文化素养。加强对教师队伍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培训,帮助教师端正价值认识,强化使命认识。邀请地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负责人、优秀讲解人等到校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和文化培训活动,促使教师深刻了解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注重培养教师师德师风、职业道德、岗位职责,以专题讲座、师德宣讲、警示案例研讨、撰写培训心得等方式,帮助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建设,自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注重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依托教学督导、教学观摩、“听说课”制度、集中备课、教学研讨、技能竞赛等形式,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与专业素养。
以氛围营造为补充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手段,让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文化育人工作贯穿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全方位,真正做到常学常新、深学深悟。因此,高校应重视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重视在环境育人中隐性渗透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落实好以文化人工作。
开展校园文化宣传活动。应用学校官网、宣传栏、广播站、校报校刊、公众号平台、短视频平台,加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和推广;设立“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宣传专栏,挑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相关的著名景点、文化背景、红色故事等进行专项推送。打造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党史学习教育相关的主题宣传墙、读书角、推介点、党员服务流动站、主题街道、文化广场等,同时在校园公共区域内增设宣传标语、名人雕像、红色故事简介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开展“听、说、写、画、演”等各类文化活动。依托重大节日和活动契机,定期组织开展红色文化旅游相关的听专题讲座、读经典书目、写主题征文、画红色作品、演红色文艺节目、自制主题微电影等活动,以“党建+美育”“党建+体育”“党建+劳育”等形式,引导学生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中,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桥梁,它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精神铸魂。高校应努力将红色资源化为生动教材,使青年学子成为红色传人,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作者系郑州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