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24年(公元736年),李白携妻带女寓居任城,在此寄家23年,由于其兄长在中都(今汶上县)当县令,李白寓居任城期间,长期在汶上居住游玩,踏遍了汶上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留下了许多故事和传奇。
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508年)《汶上县志》卷之八《艺文志》收录有李白在汶上的诗作五首,即:《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鲁中都东楼醉起作》《沙丘城下寄杜甫》《别中都明府兄》《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开元24年(公元736年),在来东鲁的途中,李白第一次行经汶上,由于其长时间受川文化、楚文化和道教、任侠思想的影响,加之他傲岸不羁,疏放洒脱的性格,初到东鲁举鞭问路时,碰到一个汶上翁,由于双方在谈吐、装束上的差异,两种意识形态便产生了碰撞,发生了点小摩擦,李白没有与他争论,遂作了一首《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举鞭访前涂,获笑汶上翁。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此去尔勿言,甘心如转蓬。”李白回驳了汶上翁,表明了他与“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的鲁仲连自比,不惧“昏阴虹”的雾霾,克服如“转蓬”的艰辛困惑,胸怀大志,为国建功立业,不苟求富贵,不猎取功名,而是为实现“扶社稷”“济苍生”的理想而努力奋发有为。
李白在济宁寓居期间,多次带女儿平阳、儿子伯禽到汶上居住游玩,有一次来汶上住在中都宾馆,受到中都小吏逄七郎的热忱款待,也使李白深切感受到汶上人民的好客之道,引得他豪兴大发,烹鱼煮酒,与小吏对酌。为表谢意,李白作了《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一诗来答谢小吏: “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双鳃呀呷鳍鬣张,拨剌银盘欲飞去。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肌花落白雪霏。为君下箸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对汶上人的豪气可谓描述得淋漓尽致,这也正合李白天地洒脱的精气神。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经玉真公主和忘年好友贺知章引荐,李白奉诏进长安供奉翰林,这既是他一生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当时震惊朝野的一件大事,实现了他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报效国家的夙愿。欣喜之余,与时任中都县令的兄长告别,当时,其结发妻子许氏已经去世,思来想去,只有把三个(一说两个)年幼儿女托付中都明府兄长照顾。中都明府兄在东楼设宴为其饯行,李白兴奋异常,喝的酩酊大醉,并作《别中都明府兄》:“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东楼喜奉连枝会,南陌愁为落叶分。城隅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人蓬喜事精神爽,李白把他兄长比作陶渊明,期望他能继承孔子治理中都的遗风,两兄弟虽然暂时中断联系,但是,为实现人生抱负他必须孤勇前行。
李白初到宫中,孤傲清高,骨鎛忠直,实难与李林甫、杨国忠等一班奸相佞臣为伍,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就被朝廷以“赐金放还”的美名,排挤出宫廷。“一朝去金马,飘落成飞蓬。宾客日疏散,玉樽亦已空”。顿觉理想幻灭,前途渺茫。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离开长安,到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游历,此时杜甫也因料理祖母丧事奔走于郑州、梁园(今开封)之间。两位大诗人(杜甫小李白12岁,当时尚未成名)终于在梁宋间相会、同游,不久暂时分手。次年春,两人又在鲁郡(今山东兖州)重逢,与高适同游齐鲁。期间,三人多次到汶上游玩,把酒抒怀,常常推杯换盏,饮酒赋诗,通宵达旦,全都喝的醉仙一般。一次他们在东楼宴饮,谈天说地,纵古论今,好不痛快,直至深夜而归,第二天一早李白借醉而诗兴大发,作《鲁中都东楼醉起作》一诗:“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蓠。阿谁扶上马,不省下楼时。”三人当时都喝得东倒西歪,以致李白连帽子都戴歪了,谁扶他上的马都不知道。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秋天,李白大病,在汶河北岸的沙丘城一带修养,期间收到杜甫来信,告知其应试落榜,求官未成。李白病中提笔给杜甫回了信,并赠诗一首《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意思是:从你走后究竟有什么事情?一直闲居在沙丘城内。沙丘城边有一颗苍老古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鲁地酒薄无心痛饮酣醉,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我对你的思念之情正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紧紧追随着你一同南去。诗仙诗圣两位唐代最耀眼、最伟大诗人的情谊跃然诗上,读来让人感慨万千、思绪无限,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李白长期在汶上生活,深受“孔子宰中都”遗训的影响,始终秉持儒家教诲,是一个用心的入世者,一直怀揣“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立志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然怀才不遇,一生事业未竞。但他为了这个梦想,始终不放弃、不抛弃、不言弃,用尽一生去追求,直到去世前一年(公元761年),李白再次请缨加入李光弼军僚平叛史朝义叛军,因病半道而还,他的这种执着的精神、坚韧的毅力、致死不渝的政治追求永远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