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谜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候称之为“瘦辞”或“隐语”。它植根民间,是广大劳动人民口头创作,融幽默、风趣、机智等元素于一体,千百年来在民间口耳相传、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它源远流长,无处不在。是一种民间测验智慧的短小作品,它由“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它的题材广泛,涉及到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它分“物谜”、“事谜”和“字谜”三种,而物谜数量最多。而其中的字谜则是我国中文独有的文化体现。字谜活动的参与者,大都以有一定知识的文化人士为主。
民间谜语往往体物入微,而其联想活泼自然,构思奇巧,富于情趣,有些谜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寄寓了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
民间谜语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完善才形成了今天的体系格局。它来源于口述,后经文人加工成谜。它趣味性强,具有启发性和形象性,能够增强大脑思维判断能力。它口、手、脑并用,先动口讲述,有时甚至还动手进行简易比划,再动脑进行思考。它是一种双方互动的有益身心的文化娱乐活动。
民间流传的经典谜语不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笔者利用业余时间开始搜集整理以屏门乡为主的民间谜语。因为笔者生长在开门见山出门爬坡的淳北,那是一个偏僻得不能再偏僻的山坞角落里。在我的青少年时期,我的文化生活是十分单调的,除了上学以外,课余节假日还得做些力所能及的比方拔草喂猪或砍柴烧火等劳动,再者那时候一年中能看到的电影和戏也是很少的,课外书也很少,也没有时间看。我的父母亲和其他长辈经常在田头地角、在春季採茶叶或夏天屋外乘谅、冬天屋中烤火时讲几个谜语叫我们猜。而在这些谜语中,大都是平常易见的通俗易懂的物谜。如有打谜底“下雨”的“千条线,万条线,掉下河里看不见。”这一自然现象的谜,也有打谜底是“草莓”或“柿子”的“红色灯笼青色盖,十人走来九人爱。”这一类植物果实的谜。还有打“嘴对嘴,手叉腰,屁股遭火烧。”谜底是“烟筒”这一类日常生活现象的谜。也有如打“俩姐妹,一样长,过水过河偷菜秧。”谜底是“筷子”这一类生活用品之谜的。
那时候,杭州有家很有名的小报叫《杭州故事报》。它每月一期,专门用来发表杭州地区的故事作者创作的新故事作品的,想不到它的中缝却用来发表民间谜语。我采集的《青蛙》、《粽子》、《扫帚》、《板栗》等十一则物谜分别发表在1983年第6期、第9期和1984年的第9期,稿费虽然每则只有微不足道的两角钱,但却不难看出当时也有民间谜语发表的阵地,由此可见当时对民间谜语的重视程度。
作为民间文学类的民间谜语,它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我县民间流传甚广。这与我县多山少平地,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文化生活单调落后有关。它通俗易懂,简易便行,且多与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有关联。人们在劳动之余,在茶余饭后,或者说在劳动中都可进行,它不论场地,不论人数,不论文化程度,不论时间,随时都可以举行。因此,它是一种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是真正的百姓文化,平民文化。
然而,遗憾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在全县发动广大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开展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这一巨大工程之时,并没有对民间谜语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搜集整理,登记记录。笔者查阅了由我县著名学者刘志华先生和著名民间文学家王召里先生主编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淳安县卷》一书,这本长达1100余页的像砖块一样的,当时在全国民间文学界很有影响的这本县卷中,它记录了我县民间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民间歌谣、民间谚语等等内容,它所涉及的民间文学门类不谓不多,内容相当丰富,可就是缺了民间谜语这一项,这实在是一大损失。
后来,到了21世纪初举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笔者参与了屏门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这两项普查工作。普查后,笔者还主编了《淳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成——屏门乡卷》一书,这本两百多页的卷本里面记载了这次普查来的全乡民间语言、民间故事、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民间生产商贸习俗、民间消费习俗、民间人生礼仪、民间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民间游艺及传统体育竟技,传统医药以及其他类等等共十八大类的普查记录,居然偏偏又没有对民间谜语进行普查,这实在又是一大遗憾。
在我县山区,民间谜语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很广,种类也较多,它包含了我县劳动人民的智慧,它是我县一种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民间谜语的传承文式也偶有一见,如许多地区举办的“元宵节猜灯谜”活动,还有诸如的“你划我猜”等娱乐活动,也属于民间谜语传承的一种形式,只不过它的内容大多涉及时代的新事物。
为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行动起来,组织和发动全县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尤其是基层一线的文化员及文艺爱好者,对我县民间流传的民间谜语进行搜集和整理,并登记编印成卷本保存,抢救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它传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