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陆放翁一言道破真理,《围炉夜话》有云”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亦出此理,天地万物,小至草木,大至山谷,无不生于毫厘,日积月累,而后乃成。
庄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善哉,观夫天地之间,足多之处皆积深累厚乃成。壮丽之大理,雄伟之泰山,钟灵毓秀,斜汉朦胧,雾松沆荡,一碧万顷,皆自然之所厚积也,方成如今秀丽之景,威严之状。
遥想远古之时,并无蜀山之景,如今之蜀山,世人言及则比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试问:蜀山何以成今日之状乎?其必曰”若风之积也足厚,则负大翼必有力矣。“善哉蜀山,经冬复历春,日积月累,终成其大,蜀山者,生乎微茫何足惧,厚之积深方薄发,不发则已,一发冲天。
复观吾侪,时至今日,能罹一难否,其人必群聚而笑之曰”家盛则财厚,路坦则险少,吾等何须罹难?况乎吾等傲然处于世,罹难亦有何用乎?“
呜呼!吾以为,人若成其才,必先罹其难,难不罹则志不坚,志不坚则事不成,然则吾等罹难实为厚积之过程也,吾侪能罹难并忍受之,而后乃心坚志定,如今可谓”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悔时晚矣,恰是《增广贤文》所言”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如此观之,世间之打击乃是于其身之磨炼,厚积方可薄发,故厚之不积,难之不罹,或避焉,或略焉,此绝不可谓之智也,故罹难之好坏与否,由此可知矣。
厚积方可薄发,然,何以薄发,北宋汪信民曰”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此极类类爱因斯坦所言”学问乃经验之所积累,才能由刻苦之忍耐。“所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之理,大抵如此也。
所谓”忍耐“乃是厚积之所致,于忍耐中细细积力,待到时机方成,放手一搏,踏破贺兰山缺,此乃薄发。昔司马氏不亦循此法以得天下乎?昔日之法用乎今日,亦适用也,吾等虽无诸葛辅刘之才,司马成曹之能,然此亦不能成吾等不厚积薄发之由。
由此,乱石穿空之时,谨记俯身,于其间细细厚积,待暂消之时,驾长车,直捣黄龙,方适时,独立江头,望尽天涯路,夜来袭,何足惧,旦日终将来也,天寒地冻亦如何,日终升也,此可谓厚积薄发也。
厚积方薄发,其欲高飞,必先低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