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及同期活动10月12日至15日在上海举行。本届大赛由教育部等12个部门联合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上海交通大学与闵行区人民政府承办。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国内外153个国家和地区5406所高校的514万个项目、2083.6万人次报名参赛,成为一场融通中外“百国千校千万人”的国际创新盛会。
10月15日晚举行的冠军争夺赛上,来自国内外高校的6支参赛团队同台竞技,最终上海交通大学的“哪吒——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项目夺冠。
本次大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理念,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着力培养敢闯会创的有为青年人才,持续打造新形势下中外青年人文交流的世界品牌。
大赛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命题赛道、萌芽赛道。其中,高教主赛道在“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基础上,创设了“人工智能+”赛道,新工科类项目82.1万个、新医科类项目19.2万个、新农科类项目30.1万个、新文科类项目62万个,“人工智能+”类项目32.6万个,充分激发了各学科专业学生的创新热情。
大赛强化融合发展,把高校创新教育与破解产业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产业命题赛道坚持“产业出题、高校揭榜、学生答题”,共有2007家企业申报4504个命题,有1073所高校、7.4万个项目、31.1万人次报名参加产业命题赛道揭榜答题,推进了教育内外优质资源互联互通,打造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实践体系。
大赛共有来自国外149个国家和地区的1993所学校、12063个项目、39380人报名参赛,覆盖了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等152所世界百强高校(QS/THE/U.S.News/软科四大排行榜排名前100高校共计152所)。
总决赛期间,举办了世界大学生创新论坛,成立了世界大学生创新联盟,并邀请五大洲19个国家和地区的56所高校(境外高校30所)及21家企业入盟。
决赛期间举办的大赛优秀项目资源对接会上,中昊芯英等十家企业与投资机构进行了现场签约,签约额达5.58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大赛启动至今已举办线上线下30余场资源对接会,共促成参赛项目获得意向投资68.03亿元。
大赛总决赛同期举行大学生创新成果展,以“顶天 立地 创新向未来”为主题,分设“顶天”“立地”和“创新向未来”三个展区,28个参展项目涵盖高教主赛道、“红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命题赛道、萌芽赛道以及国际优秀项目。
“顶天”(战略领域)展区,主要展出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领域的创新项目,展示当代青年学生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中的探索实践。清华大学的“深言科技”项目,是2023年大赛亚军项目,使用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技术,打造新一代智能信息处理平台,为信息密集型组织重塑信息处理全流程,依托项目创立的公司已获4轮超5亿元融资。
“立地”(扎根大地)展区,展出红旅赛道、产业赛道、职教赛道的典型项目,彰显青年学子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三农、服务产业应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风采。兰州大学的“草地修复”项目,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草地退化、毒杂草肆虐、草地生态亟待修复等问题,开展乡土草种驯化选育,构建起“技术产品+培训推广”的生态修复与牧民帮扶协同模式,累计推广草地修复面积20万亩,帮助牧民年增牧草产量450吨。
“创新向未来”(国际和未来)展区,重点展出中学生、国际学生参赛项目,讲述青年学生在大赛中的历练和成长、中外青年人文交流故事。广东广雅中学的“AI联网视觉识别道路警示机器人”项目,致力于解决交通事故后手动放置三角牌预警效果差、二次事故风险高的问题,结合兴趣爱好使用物联网技术制作了智能机器人设备,事故后自动移动到指定位置提醒来车。项目产品已通过专业验证测试,并获得多家行业企业的项目推荐函及合作意向书。
本次大赛未来感、科技味十足,大赛吉祥物“沪闯闯”首次以AI数智人的形象亮相,也为大赛增添了一抹独特的科技与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