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我还是很怀念煤老板做投资人的日子,他们从不干预我们创作。”“我们这个行业如果不重视剧本,就一定会受到惩罚,但是他们天天都在这样干。”……近日,著名编剧汪海林在某讲坛上大谈影视行业的“怪现象”,他一连串金句频出的炮轰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这位敢于“放炮”的“段子手”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编辑专业,是国内最早的职业编剧之一,《铁齿铜牙纪晓岚》《神医喜来乐》《楚汉传奇》等经典影视作品均出自汪海林之手。此前,由他担任编剧,张鲁一、佟丽娅等出演的抗战剧《爱国者》也刚刚在江苏卫视和爱奇艺等平台热播收官,引发了业内对抗战类型剧的新一轮探讨。
“其实艺术创作就是一场战争,不能妥协的。”面对各方不同的评价,汪海林近日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从事影视行业二十多年的汪海林正如他在《爱国者》中塑造的宋烟桥,无论是笔尖的表达还是谈吐交流,总有一股“不服输不妥协”的倔劲儿。
南方日报:近年来荧幕上屡见不鲜的“抗日神剧”备受诟病,您认为出现这类剧作生长的土壤是什么?
汪海林:“抗日神剧”是被市场竞争压迫而形成的一个产品。它生长的土壤我觉得有两方面,一是我们群众依然有不能释怀的历史情结,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观众基础。另外,我们的战争类型太单一。大量的公司去抢抗日战争题材,或者要做出抗战剧具有市场性的话,它就必须要出奇出新。从出奇出新变成越来越怪,越来越奇特,使得这个类型过度开采后出现一种非常奇异、诡异的图景——抗日神剧。
南方日报:《爱国者》如何突破传统抗战剧的弊端?
汪海林:战争不能够用娱乐化的方式去解读。当然,我们也没有做到最好。虽然从文本上我们这个戏的创作是非常严肃,但是从拍摄、制作上来讲也有诸多的不到位。例如在最后的剪辑的过程中,我认为对“信”这条线索的处理是不正常,有头无尾,是非艺术的。这影响了情感表达的完整性,甚至影响到女主角的形象。另外,我认为制作团队在审美上没有遵从剧作,在审美迎合所谓市场的口味、平台的口味,影调、色调不是从剧作出发、从历史氛围出发,而是从非艺术的泛娱乐化的要求出发。
我觉得,不光抗战剧,整个国产剧在文学上都要追求深度,哲学上追求高度,《爱国者》的剧作,有意识在文学上、哲学上有所追求,至少在尝试这样做。这有别于浅阅读和架空化、幼稚化的电视剧大环境。
谈行业
制播和发行平台需切割
南方日报:前几天您在讲座上炮轰影视界“怪”现象的言论走红网络。当中还有不少大胆的言论,其中还提到“怀念煤老板做投资人”?
汪海林:煤老板的问题,其实就是举个夸张的例子。我想说的是,以前投资人对创作内容的干预一般来说是相对少的。我刚入行时,演员、导演对于剧本的调整是非常有限。但是资本进来以后,尤其包括互联网资本进来以后,对于创作的干预过大。而且用了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或者资本的思维,这些思维方式改变我们影视创作的基本思路。不是从创作本体出发,从故事出发,而是从流量出发,从资本的目的出发。资本目的就是追求产品的利益最大化。我们做影视的人如果陷入到一个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里,就是一个灭顶之灾。
南方日报:您认为,当下资本对影视创作的干预具体有哪些体现?
汪海林:互联网资本进来以后,想做一个封闭的内循环系统。我们现在情况就是,一个影视制作公司它有院线、有经纪公司、有播出平台。我认为,这种机制必须改革,把这些利益方切割开,避免目前的这种行业性结构性的腐败,应该把制作公司、发行公司经纪公司和播出平台切割开。
南方日报:您曾经说过,影视创作需要进行改革,具体您有什么建议?
汪海林:目前,从供给方面,我们的生产量过大,造成了积压太多。在购销机制方面,我们过多依赖明星。
我们应该学习国外其他先进的机制——看剧本购片。根据平台购销的合同进行生产,避免大量的浪费,而不是盲目生产以后靠明星去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