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时间,包金山将世界名著《蒙古秘史》用牛皮、绸缎、红木、瓷、金、驼骨、绿松石、宣纸等制作成精美的艺术作品展现给世人,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稀世之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文书法代表性传承人包金山,不仅蒙古文书法造诣颇深,更是全身心投入蒙古文书法传承上。在鄂尔多斯30多个书法培训班里,展示自己“金山”体书法艺术的同时,也将这项中国古老的艺术文化展示给更多的人。
2月18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大雪纷飞,在包金山的书法培训班内,150多名身穿蒙古袍的学生,正在学习蒙古文书法,学习氛围浓厚。
讲台上的包金山手握毛笔,一撇一捺写出蒙古字做示范,还不时用蒙语与学生交流......一排一排走过去,矫正孩子们的书写姿势。每一个孩子全神贯注,一笔一划认真地照着包老师的示范描写着。教室一角架子上,摆满了孩子们的书法作品。11岁的哈斯是鄂托克旗蒙古族小学的学生,已和包金山学习了两年书法,熟练掌握了哈旺体蒙古文书法首干尾写法。“我以后也要和包老师一样,教更多人写好蒙古文书法。”
授课结束后,几个小学生依然围着包金山,讨教书法技艺。由于不少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书法,包金山耐心地手把手教着。“尽心培养孩子们书法,让书法艺术后继有人,将蒙古文书法发扬光大。”从2016年起,包金山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杭锦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等地为4000多名师生和书法爱好者授课,普及推广哈旺加卜蒙古文书法体,攻克了八省区蒙古文书法进课堂、进教学计划的难题。
包金山的学生众多,遍布鄂尔多斯市各个旗区。教学时,他推广改进“五线谱”,便于小孩学习和练习。同时,他细心研究毛笔笔头软硬,反复确认羊毫和狼毫的比例,力求呈现出楷书的最好效果。在他的影响下,25所中小学校开设了蒙古文书法课。
除了编写蒙古文书法教材,还录制视频教程,先期通过培训老师,由老师带动传承,让更多的孩子学习蒙古文书法。包金山说:“将蒙古文书法推广到全国更多的省区,真正实现蒙古文书法进家庭、进课堂。”
2014年,蒙古文书法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包金山,早已在书海墨林深耕多年。2008年第十届亚洲艺术节上,200名草原男儿身骑骏马,肩扛蓝底白字、象征蓝天白云的丝绸大旗震撼全场,这个作品出自包金山之手。2010年,他创作的《蒙古秘史》148米书法巨幅长卷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赠送给上海世博会的唯一礼品,被上海世博会永久珍藏。同年在蒙古国举行的纪念《蒙古秘史》著作7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展出了其创作的《蒙古秘史》书法作品,引起全球学术界的轰动。同时,他致力文化创新,设计制作了蒙古书法“文房四宝”,让蒙古文书法彰显了新的时代风采。截至目前,共主持创作13种《蒙古秘史》系列艺术品,共2500余件。
2016年,在包金山的努力下,蒙古文书法博物馆在鄂托克前旗建成开馆,填补全国蒙古文书法博物馆的空白。2017年在鄂托克旗创建中国第一世界唯一的《蒙古秘史》博物馆。馆内展示了包金山13种不同材质创作而成的系列艺术品《蒙古秘史》,件数达3491件,总长度达1457.31米。
近两年,包金山编写了哈旺加卜蒙古文书法体教材,并出版发行至八省区,并建立了全国八省区蒙古文书法教材及教学研究基地,开展蒙古文书法教学与研究,培训老师、学生以及爱好书法的群体,研究蒙古文书法名家字体。
如今,即将退休的包金山并没有打算“休息”,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培养蒙古文书法人才上,从2016年至今,他奔走于各大学校、社区和会场,义务给多个省区的师生授课上百场,听课人数达到上万人次,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蒙古文书法这项艺术,让更多人重拾这门技术。包金山说:“蒙古文书法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一种体现,只有将它延续下去才能让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所以我到处培训授课,让更多人加入到传承蒙古文书法艺术的行列中来。”(记者 梅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