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由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汨罗市文旅局、汨罗市文联、汨罗市作协联合举办的“韩少功的文学原乡”学术交流会在汨罗市三江镇韩少功文学馆举行。来自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湖南城市学院、湖南女子学院、湖南理工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院长曾炜、汨罗市文旅局局长李海波致辞,湖南理工学院韩少功研究所所长杨厚均教授主持。
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院长曾炜在致辞中对兄弟院校、汨罗地方党政机关大力支持中文学院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表示衷心感谢,学院会一如既往地将韩少功与汨罗江流域语言文学研究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方向。汨罗市文旅局局长李海波在致辞中表示,汨罗文学资源丰富,文化积淀厚重,感谢专家学者在打造汨罗文学文化名片中所做的贡献,期望大家多来汨罗采风调研,助力汨罗文旅事业发展。
研讨会上,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肖百容教授、赵树勤教授、岳凯华教授、易瑛副教授,湖南女子学院刘琼教授,湖南城市学院傅建安教授,湖南工商大学文彭文忠教授,湖南大学刘长华教授,岳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韩少功文学原乡乡友方正春等与会代表作交流发言,围绕韩少功与文学原乡、湖湘文化与韩少功文学创作、地域文学与汩罗江流域作家群等议题展开研讨,阐发韩少功文学原乡的独特性,探寻韩少功与汨罗互动关系的文学意义,挖掘汨罗江流域文化精髓,对韩少功研究、汨罗江流域文学发展提出精彩的见解和建议。
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陈善君作学术交流总结时指出,此次学术交流体现出“四度”,即节日的热度、情感的温度、文化的厚度、思想的深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特色非常鲜明,对韩少功研究、汨罗江流域文学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韩少功文学馆与梓园,考察《马桥词典》之马桥村、《山南水北》之八景村、长乐故事会陈列馆,观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抬阁故事会”,感受韩少功文学原乡汨罗的文化底蕴与文学气息。
据悉,作为此次学术交流会的发起单位,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在韩少功研究领域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自2017年成立韩少功研究所以来,立足学术前沿,深入文学现场,突出地域特色,以韩少功文学生活、文学思想、创作成果为研究对象,突出韩少功与汨罗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研究,通过主办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整理收集相关资料、撰写学术论文、开设相关研究课程等工作,将韩少功研究所建设成为了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阵地、资料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汨罗市文联、汨罗市作协、汨罗市文旅局积极协同高校、研究机构促进汨罗文旅融合,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实效,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得到各界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