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兼任两家央企的董事长,并将其双双送进世界500强。工作了40年,从没休过一次年假,也没盼过休假,他说,企业家要认认真真地把企业作为终身的事业,一生做好一件事足矣。他就是人称“中国版稻盛和夫”的宋志平。
仅十余年,在宋志平领导下的中国建材,从20亿元销售收入,增长到3500亿元,2018年位居世界500强第203位。其管理的国药集团,从360亿的营业收入,增长到4000亿元,2018年位列世界500强第169位。
战略是头脑,管理是腿脚
宋志平认为,优秀的企业大都有自己的一套“心法”。
但是现在,中国的企业不仅要有好的管理,更需要好的经营。
在企业做过4年的技术员、10年的销售工作、10年的工厂厂长、17年的央企领导,担任过兼职教授,也请教过不少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
“说起来,经历还算丰富,但我仍然常常感慨,要想把企业管理、经营的事情真正说清楚弄明白,不太容易。”宋志平说道,管理是眼睛向内看,经营是眼睛向外看。
对于企业的管理细节和战略,宋志平认为:“这是两码事。战略是头脑、是旗帜、是事业的起点。管理是腿脚、是手段、是过程”。
方向弄清楚了,思路弄清楚了,问题就容易解决。
因为小产业的市场,就像一个脸盆,央企是一块大石头,会把脸盆砸坏。结合自身优势和使命来看,作为一家央企,要做行业领军者,一定要扎根大行业,做足大产业。
人一生中的重大机遇可能只有一两次,企业的成长过程也是,有的机遇甚至是十年、百年难遇。因此企业做什么,什么时候做,非常关键。市场不可能总给我们机会。
作为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是,带领大家眺望远方,比别人多想一步。宋志平认为,做企业必须了解环境,抓住机遇。一旦确定了合适的目标,缺什么找什么,一心一意把这件事做成。
企业一把手,首先是一个经营者
穿着工作服,深入一线,身上粘着油污,那是过去一把手的形象。对中大型企业来说,现在的一线,不再需要一把手去带头干,而是需要一把手时刻关注外界最新的变化,让企业做正确的事。
“因为一个错误的选择,可能会给企业招来灭顶之灾。”宋志平认为,先要做正确的事,然后正确地做事。
经营是直面外部环境,是直面不确定,是做出决定做出选择,目标是赚钱。
作为企业一把手,必须学会赚钱的本领。经营之道就是赚钱之道。大家不要觉得俗,赚不到钱,就谈不上创新,谈不上环境保护,也谈不到社会责任。宋志平认为,作为经营者,首先要明白,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经济效益,创造价值。
利润是经营出来的,每个经营者都要本着“利润、利润、利润”的原则做好日常工作,包括销售、采购价格、生产成本、质量等等。
作为一个成熟的企业,管理是基本功。大量管理工作,基层干部做。而经营工作却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做企业领导就是布道者,要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学习,然后不停地给大家讲道理。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企业家是个苦差事,但他们总是愿意给大家展示大英雄的一面。这是他们身份需要。他们不可能只是快乐、热情、激昂,也有极其孤独的一面。因为领导者要感染人,所以不愿意把悲伤、困苦、失败的一面展现出来。那样的话会让大家涣散。到最后,困难的事情都自己扛,不好的东西都自己消化。
每个活着的人,都有一个死神在追逐,一旦追上了,人就没了。企业也是这样,死神在身后,困难在眼前,危机在身旁。从成立公司的那天起,领导者就要做好这个准备。
宋志平始终相信两点:
一是,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就像开车开多了,水平就会越来越高。
久能生巧。做企业也是一样。长期做下去,经验就会越来越多。十分汗水,一分收获,也不怕。宋志平63岁了,工作了40年,从来没有休过一次年假,也没有期盼过假期,脑子里没这个概念。
“每一个企业家都是这么干过来的。做企业不容易,没有什么例外。自己多流点汗水,收获就有了。”宋志平这样认为。
二是,做企业不要急于成功。现在很多人希望三下五除二,马到成功。想做好一个企业,没有10年20年是不行的,做到极致,可能需要30年40年。企业是点点滴滴做起来的,只有长期坚守,才能终成正果。
困难是不可能永久的。最困难的时候,可能是黎明前的黑暗。有些人在黎明前夜跳了楼,跳完以后天亮了,多遗憾。企业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解决困难的能力。困难越大,越要有耐心,越要有信心。
宋志平表示,任何一个经历,都是难得的体验,要认认真真地工作,认认真真地总结,不要荒废了它。“做好当下,即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