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人物 企业
  • 正文内容

莫可芝:"不打酱油"沉下心来干实事

阅读:3868 次 作者:潘聪 韦新洋 李京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8-04-27 11:15:58
基本介绍:

      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辜负群众的期待。

  ——莫可芝

  昔日穷山旮旯,两年之间变成美丽田园——如今,在贵州大山深处的荔波县甲高村,靠着稻田养鱼、特色水果种植、生猪养殖、绿壳蛋鸭养殖等特色产业,让539人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村里人均年收入达5700多元。

  村民都说,村里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靠驻村第一书记莫可芝。2015年6月,当已到不惑之年的荔波供电局党员莫可芝被派到甲高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这个地处云贵高原大山深处的布依族村落不仅是省级一类贫困村,还是荔波县最贫穷、最偏远的一个村子。

  “不打酱油”沉下心来干实事

  “山高坡陡,找块平地都难;网络不通,手机信号时有时无;全村2292人,在册贫困户就有594人;大多数青年人外出打工,剩下的以种地为生,勉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莫可芝介绍,刚到甲高村时,村委办公室连张像样的办公桌都没有。“以前都是从媒体上看到贫困故事,现在却每天都能触摸到这些真实的贫困。”

  “因为自然条件差,山高路远,有的村民认为辛苦种了地也吃不饱饭,还不如靠国家的扶助补贴政策,什么都等着政府的救济和扶持。”莫可芝坦言,比起自然条件的先天不足和基础设施的薄弱,部分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更是一个难解的结。初到村里那几天,为修进村柏油路,一天要协助处理两三起纠纷;发展特色养殖业,磨破嘴皮子了,村民还是不理解不配合;易地搬迁时又总有人想不通,不愿搬迁……

  看着身材消瘦、斯文白净的莫可芝一次又一次碰钉子,有的村干部心疼地劝道:“莫书记,基层工作就这样,别把身体累坏了,你们从城里来这儿打打酱油、混混资历就行,到时间就回去吧。”

  然而,挫折反而激起了莫可芝的斗志。“党员就要迎难而上,必须沉下心来,多和村民交流。”莫可芝说,有的村民对他爱答不理,他就提上苞谷酒,到村民家中边喝边聊;有的忙照顾孩子,他就揣着糖果瓜子与村民拉家常;有的卧病在床,他就扛着米面上门慰问……刚去的3个月,莫可芝就这样跑遍了甲高村的每一个角落。

  “本想着这城里来的娃娃就是来镀镀金,没成想他还真用心了。”看着莫可芝一步步得到村民的信任,工作开展越来越顺利,甲高村的村主任覃家定也对莫可芝竖起了大拇指。

  沉得下身,静得下心,莫可芝现在工作很顺手,也获得了老百姓的高度评价:“莫书记不是来‘打酱油’的,是干实事的!”

  生态养殖让特色产品走出去

  偶然一次机会,莫可芝在深圳的一家市场上看到了甲高村特色农产品绿壳鸭蛋在出售,而且比市场上其他鸭蛋的价格高出不少。“甲高村的这个鸭蛋或许能成为脱贫关键。”嗅到商机的莫可芝,立刻在甲高村带领村民搞起了绿壳蛋鸭养殖。

  “到外面只能干力气活,一年到头其实挣得也不多,小女儿一个人在家读书,我们也不放心,时常要往家里跑。现在好了,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回想起两年来的变化,甲高村纳核组村民覃庆宜深有感触。

  两年前,因为要供养两个上学的孩子、赡养年迈的父母,在外打工多年的覃庆宜虽然勤快,但始终没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2016年初,奔波了一年换来一身疲惫的覃庆宜决定回乡发展,可自己既不会种田,又找不到工作,面对孩子的学杂费与父母的医疗费,陷入进退无门的地步。正当覃庆宜一筹莫展之际,莫可芝带着村干部来到他家,不但详细介绍了目前甲高村养殖业发展的良好形势,还提出要将甲高村养殖业纳入政府45万元的“绿壳鸭蛋”专项扶贫计划中。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覃庆宜说,以前他也养过鸭子,但山高路远销路不畅,加上农村电力不足,根本赚不到钱。2016年12月,在莫可芝与村委的帮助下,覃庆宜重操旧业盖起鸭舍,养起了鸭子。“莫书记不仅帮我们争取了扶贫贷款,还为村里的动力电源跑了几十次供电局,协调优先为村里建了一条10千伏动力线,只要保证鸭舍里能用上机器保暖通风,鸭蛋产出就有保障。”

  覃庆宜说,加入生态绿壳蛋鸭养殖后,每天只需要在早上和下午投食即可,对劳动能力没有太多要求,他一个人就养了150多只绿壳蛋鸭。

  像覃庆宜这样加入“绿壳鸭蛋”计划的贫困户有22户,甲高村2017年的养殖规模达到1万余只。同时,莫可芝还通过电商平台,尝试在网上销售生态绿壳鸭蛋等农家特产,成功建立农村电子商务营销体系。另一方面他还通过私人关系,联系到生产皮蛋的厂商,希望下一步能对绿壳鸭蛋进行深加工,从而拓宽绿壳鸭蛋的销路。

  党员带头脱贫效果好

  “规模扩大了,挣钱多了,不能忘了乡亲们。在莫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对口帮扶村里的贫困户,从村里招收贫困户员工。目前两个养殖场共有员工10个人,其中5个人是贫困户。”甲高村的养殖能手罗红莲说道。

  扶贫工作中,莫可芝大力发挥村里党员的带头作用。罗红莲夫妇在莫可芝与村委的帮助下,2017年建的现代化鸭舍能投养鸭子5000多只,是甲高村当之无愧的养鸭第一人。“我是党员,现在自己有能力了,应该向莫书记学习,带领村里的贫困户一起致富!”

  与此同时,莫可芝还带领村民探索在稻田养鱼、种植特色水果等特色项目。2017年年初,在莫可芝的带动下,甲高村高坡组的荒山上,一座占地18亩的百香果种植基地拔地而起,覆盖贫困户25人。

  “扶贫不是大锅饭,莫书记这个主意好,党员带头与贫困户搭档认领果园,有了榜样与动力,效果当然好。当年投资、当年建设、当年见成效一点都没问题!”果园老板罗文艺信心满满。

  “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辜负群众的期待。”谈起两年的驻村扶贫工作,莫可芝有些不好意思,“说起来,还真不好意思,驻村的两年时间,我把通讯录里的电话打遍了。许多在外地工作的老同学好多年没联系了,为了村里的项目,也硬着头皮给他们打电话了。”


标签:人物,莫克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