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 正文内容

《中国诗词大会》爆红 用流行方式传承文化基因

阅读:1725 次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3-21 18:15:21
基本介绍: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一个多月过去了,《中国诗词大会》上首位出场的选手李尚荣,依旧令人记忆犹新――一个7岁的小女孩,对诗词题目对答如流,答对了双手就比划出胜利的手势。她还不时“激将”主持人董卿:“你说的,我当了擂主,你就得唱。”因为她在开场吟唱了一曲《春夜喜雨》,董卿承诺如果她当了擂主,自己也唱一曲。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说:“刚接触尚荣的时候我就很吃惊,这么小的孩子作风落落大方,基本上是有问必答,拥有这么海量的诗词储备,她本身就变得比较自信。”
  2月12日,首期《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这档定位为全民诗词盛会的节目受到热捧,特点各异的参赛选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你我身边就有这样一群年轻人
  选手夏昆今年45岁,是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第一中学的语文老师。参加诗词大会后,他感慨道:“居然有这么多80后、90后,甚至00后那么喜欢古诗词”。
  刘永恒出生于1988年11月,在一年级暑假时爸爸教他背诗,每天背一首,背不过不许吃饭,于是那个暑假他背下了数量远超同班同学的诗词。从那时起,背诗成了他的爱好。语文课也成了他表现自己的舞台。
  3岁时,薛玉涵就跟着电视上一档教孩子唐诗的儿童节目学,奶奶看到后,开始教她唐诗。大人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点诗”让薛玉涵背。“虽然后来选择了理科专业,但诗词成了我生活中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让我享受到另一种轻松与美好。”她说。
  长大后,诗词成了他们中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1992年出生的陈更是在贴吧中被很多网友提及的一名选手,她也得到众多粉丝的支持。从陈更的电脑文件夹命名,就可以看出她对诗词的喜爱――放音乐的文件夹叫“如梦令”,放随笔的文件夹叫“梨花满地不开门”,放手机照片的文件夹叫“一棹碧涛春水路”。在陈更看来,“古诗词,早已和生活息息相关,给我的生活注入许多诗意和趣味。”
  第一场比赛中,陈更以一题之差,与擂主席位擦肩而过。在第四场比赛中,她再次脱颖而出,与能背万余首诗词的李四维争夺擂主。
  舞台上除了歌声还可以有格律
  通过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团中央推荐,导演组在北京、上海、吉林、湖南等地历时10个月进行海选,从全国5万多名诗词爱好者中筛选出106名诗词达人组成比赛选手团。这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覆盖7~60岁的各年龄段。他们中既有小学生、大学生,也有热爱中国文化的“老外”留学生,既有个体户、企业白领、诗人,也有农民、公务员、媒体人和退休教授。
  首期节目中,就读于四川大学法学院的无臂学生彭超,以丰富的文学知识、深厚的诗词功底和高超的答题技巧,赢得观众、嘉宾的喝彩和鼓励,成为网络关注的热点人物。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焦点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据了解,央视节目组遍访电视、诗词及社会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从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大胆创新,力求把《中国诗词大会》打造成一档突破创新、特色鲜明的诗词文化盛宴。
  《中国诗词大会》采用内循环的竞赛机制,每场比赛以5位挑战者对抗百人选手团的模式进行。赛场上5位挑战者与百人选手团同时答题,除了比拼对错外,还要看5位挑战者每道题对抗百人选手团的击败率,以“对错+击败率”的计分方式,产生擂主进入下轮竞赛。这种创新的赛制和评判标准,赋予106名选手更多的表现机会,增加了赛事的戏剧性,让水平高的选手有“返场”机会。
  大年初五,该节目首播收视率达1.11%,首重播累计收看人次达2100万,超越同时段众多综艺节目,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300多万,位列微博渠道综艺榜第二位,播出期间参与互动观众达120万人次。第三期更上一层楼,收视率达到1.24%。
  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传承
  “在快速消费的时代,这样的节目不咆哮、不傻乐,就用文化的沉淀感动你, 走进你心里。说是诗词的狂欢,不如说是现代人的解药。”这是节目播出后一名网友的留言。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夏昆认为,近年来语文教材的变化是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诗词的原因之一。“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关于古典诗词和文化的篇目有很大改动,内容增加很多,不仅有课本还有读本。以高一为例,读本上册是唐诗,下册是宋词。”
  “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在内容上增加了很多强调美好、人生、哲理的文章,很多篇目在以前的教材里面是没有的。”作为一个父亲,夏昆也会用诗词去影响自己的孩子,“‘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的生活达到吃饱穿暖的标准后,对美的追求提上议事日程,希望孩子有更多优良的禀赋和美好的素养。”
  在第二期的百人团选手中,有一名华裔选手的经历感动了很多人。“我从小没有语文老师,我的语文老师是我的祖父。他每年春节来美国教我中文。”杨嘉骏是一名美籍华人,因为从小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大学毕业之后在清华大学读硕士。硕士毕业后继续留在中国。“我16岁的时候语文老师就不在我身边了。”10年前,杨嘉骏的祖父去世,祖父生前告诉杨嘉骏:“你在美国长大,在美国出生,可是你的根在中国。”
  现场,杨嘉骏用节奏布鲁斯的形式演绎了英文版的《回乡偶书》,博得观众的掌声。
  《中国诗词大会》的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档节目,用流行方式引导国人传承中华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作为主办方之一,共青团中央一直致力于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挖掘和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滋养心灵、陶冶情操。
  2015年10月,共青团中央启动了内容丰富、时尚有趣的“诵经典・讲礼仪・传美德”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除了《中国诗词大会》这一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邀请各行业青年才俊参与读诗、征集青少年诵读作品和举办诵读示范活动,并持续通过团中央微信微博、“为你读诗”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FM、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等平台推广青少年自己诵读的音视频作品。(崔玉娟)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