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凤轩
“我不仅是‘社长’,还是教师,写文章不仅锻炼本科生的科研意识、实际操作能力、写作能力,教师以身示范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敬业精神,这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
河北大学财政学教授宋凤轩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大学期刊社的社长。
热爱写作的他曾经是校报记者,但所学的专业是财政学,家人给他规划的理想职业是当一名政府工作人员。一个偶然的机会,还是本科生的他在导师的指点下,发表了两篇学术文章。从此,推开了一扇科研创新的大门。
很多年过去,他都在思考一件事,怎么把科研、写作与育人结合起来,直到他留校任教的第5年,终于有了答案。
“自封社长”转正了
“是宋老师指导我们班创办的《财税论坛》,培养了我的科研意识,锻炼了我的科研能力。”已经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的赵倩很是感激宋凤轩。当时她是河北大学2000级财政学专业本科生,恰逢宋凤轩第二次担任班主任。
为了培养本科生的专业兴趣,他自封“社长”,带领2000级财政专业学生创办了河北大学第一份专业性学生季刊《财税论坛》,一时间学生投稿踊跃,全专业学生以在《财税论坛》上发稿为荣。2001年,《财税论坛》改名为《经济与管理》。一本学生期刊的生命力通常与本科4年的周期大致相当,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至今为止,它已经出刊近80期,成为经济与管理类学生的品牌杂志,发表近800篇学生稿件,超1000名本科生利用这一平台得以交流、锻炼。
宋凤轩很明白自己的角色。“我不仅是‘社长’,还是教师,写文章不仅锻炼本科生的科研意识、实际操作能力、写作能力,教师以身示范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敬业精神,这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
无数个夜晚,他带着大一学生从阅读学术文章开始,再慢慢过渡到加强科研训练、撰写学术论文,同时还要指导杂志的编辑工作。作为《财税论坛》首任主编,赵倩回忆,“刊物的创办给了我们很大压力,所有稿子从选题到具体写作,再到修改完善,以及最终刊发,宋老师都给了我们大量支持。”
经年的默默奉献,终于在2015年10月,因为校内干部调整,宋凤轩被任命为河北大学期刊社社长。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个“自封社长”转正了。
从学生刊物的社长到学术刊物的社长,宋凤轩认为,一字之差带来的最大变化是,自己更加注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质量。
他将这一心得反哺于课堂,结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刊发的财政学界学术专家的稿子,为学生讲解学术前沿、论文结构和核心观点,把“期刊育人”理念推向新的高度。
在他看来,“期刊育人”就是以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指导学生创办专业期刊,搭建学生科研训练、科研实践、科研交流平台,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发展能力。
据悉,在“期刊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有50余名从事期刊建设的本科生考取了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其中20多名学生进一步获得了经济学或管理学博士学位。
足迹遍布河北
论文不能无中生有,当老师也不能坐而论道。
从初任教师时期“期刊育人”模式的尝试,经过25年的实践,宋凤轩构建了“教学育人”“德行育人”“期刊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的“五位一体”育人模式。
近年来,宋凤轩多次带领学生进行“调研河北”“调研雄安”“精准脱贫”等社会调查活动,吸纳学生参与到自己主持的国家级、省部级的课题中。足迹遍布河北大小村落,师生共同完成的调研成果获省领导批示11人次。
他们深入农村了解农民最关心的话题,比如低保。“低保的标准如何制定?低保应该如何选取、发放?只有让学生亲眼看到农村的贫瘠,走进充满异味的农家,他们才能从内心中急农民之所急,走向工作岗位才能制定出惠民的策略。”宋凤轩说。
学生是实践育人的最大受益者。
孙有权是河北大学工商学院2016届毕业生,在宋凤轩的指导下,他参加了第十四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取得了河北省特等奖、全国二等奖的优异成绩。2014年12月,宋凤轩带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税收辩论赛,取得北京赛区冠军、全国总决赛季军的优异成绩。
“第二课堂增加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提高了他们奉献社会的精神,同样也拓展了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宋凤轩采用“案例式”“研讨式”方法教学,尤其是近两年加大原创案例的开发和运用,关于我国房产税改革、“营改增”后企业促销方式的税收政策等案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宋老师从不会照本宣科,经常给我们解读专业期刊上的前沿文章。这种新鲜活泼的教学方式,让我对所学专业有了更大的兴趣。”河北大学2016级财政学专业的毛学锦说。
不久前,宋凤轩获批河北省省级教学名师。他以“教学育人”“德行育人”“期刊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为核心的“五位一体”育人新模式逐渐在校内外传开。(记者 温才妃 通讯员 闫春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