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中感悟力的相互作用,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体会相对运动的奥妙,从“射人先射马”中理解惯性的原理,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看到光的折射现象……当古典诗词遇到现代物理,当文学家与科学家携手,会产生怎样的新精彩?
10月16日,“人人皆怀‘诗心’,事事总堪‘物语’——郑强、杨雨、阳军亮对谈科学精神和生活热情暨《物语诗心》新书首发式”活动在中南讲堂举行。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由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雨联合中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倾力打造的新书《物语诗心》发布揭幕。
在新书首发式上,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景升表示,《物语诗心》是中南大学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跨学科人才的一个生动例证,它由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和物理学院历时一年多联合创作而成,用跨学科思维将古典诗词与现代物理融于一体,力图打破文学和物理学之间的壁垒,帮助读者感受古典诗词的审美意趣,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与智慧。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也为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贺砾辉表示,读《物语诗心》,可以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中感悟力的相互作用,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体会相对运动的奥妙,从“射人先射马”中理解惯性的原理,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看到光的折射现象。科学与文学,是人类智慧的双翼,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应当兼具人文情怀与科学思维,既能欣赏琴棋书画之美,又能掌握声光化电之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提出了“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要求。贺砾辉说:“《物语诗心》的出版正是湖南出版集团响应号召、推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发展的具体实践,期望通过这本书,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欣赏古典诗词、理解物理世界,激发大家在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中,不断追求美和真理,激励大家成为兼具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活动中,《物语诗心》的作者杨雨教授、中南大学物理学院阳军亮教授,与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郑强,就科学精神与生活热情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的对谈,为现场观众直观呈现了人文思想与自然科学碰撞的花火。
嘉宾们从潮汐锁定、同频共振等物理名词出发,引申出其背后人文理念的探求。其中,杨雨表示,恋人间的相互吸引就像潮汐锁定;阳军亮认为,理论上人无法穿越回过去,但文学的想象可以超越理论;郑强说,当时空坐标拉长,看到的都是柔软,类比到人类社会一味追求发展速度时,社会会变得更脆弱。
关于诗歌,郑强说这是承载民族文化的符号,能让一味追求物欲的人心更平静;阳军亮说,诗歌天马行空的想象能激发科学工作的创新思维;杨雨说,人的情感可以跨越时空同频共振,在诗词中找到文化的凝聚力。
现场还分享了编著此书的细节。杨雨说,在编写“光的散射”那一章时,有老师感叹,读了四十多年的“白日依山尽”,却在物理学中读懂了这首诗的意味,是生命从正午到黄昏的意象。
三位嘉宾和现场中南大学的学生们也进行了互动交流。对于“卷”,杨雨说,要先爱自己,先问自己“你”是谁,而不是去试图追赶别人设定的那个“你”。关于就业,郑强建议学生先就业再择业,要找到并守住自己的立身之本。(记者 李楠 实习生 杨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