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行程——联合国环境署履职日志》日前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这是资深环境外交官夏堃堡退休后出版的第5本著作。作为联合国环境署首任驻华代表,退休前他为环保事业播撒绿色种子,圆绿色梦;退休后在文学园地播撒文学种子,圆文学梦。
为曲格平所赏识 进入国家环保局
夏堃堡的绿色人生,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9年,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副局长芭芭拉·勃伦姆女士应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刘静宜教授的邀请率团访华,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曾在外交部工作的夏堃堡当时就职于该所并负责接待。他流利的英语,给时任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曲格平留下深刻印象。之后,凡有重要外事活动,曲格平都要请夏堃堡去做翻译。1984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成立,曲格平被任命为局长,他很快将夏堃堡调到了该局。
进入国家环保局后,夏堃堡历任过外事处处长和外事办公室主任等职。1993年外事办公室升格为国际合作司,他被任命为司长。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国开始积极参加国际环境外交和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活动,适逢其时进入该领域的夏堃堡,自然也成了这批开拓者中的一员——先后组织和参与了与美国、韩国和日本的环境合作活动,曾担任中韩和中日两个环境合作联委会中方主席,先后参加过《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多边环境协议的谈判和组织实施。
在人们的印象中,外交官总是风度翩翩、雄辩滔滔、声势夺人,但夏堃堡告诉记者,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外交谈判其实非常辛苦,是对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1992年3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四次筹备委员会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当时环发大会已经临近,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一些实质性问题上仍存在着不小的分歧:发展中国家坚持发达国家要对全球环境问题负主要责任,要求他们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并以优惠和减让性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而发达国家坚持各国要承担同样的责任,技术转让应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
为了缩小分歧,筹委会会议建立了很多小组就分歧问题进行磋商。夏堃堡和中国代表团其他成员与各国代表一起夜以继日地开会,连续好几个晚上都没睡一个整觉。最终,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写入了大会通过的有关文件。夏堃堡回忆道:“一周的会议下来,每个人都疲惫不堪,但能够在国际谈判中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能够对会议成果的取得做出哪怕一点点贡献,都足以让我们激动和欣慰。”
入职联合国环境署
心系国内特大洪水
1996年9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任命夏堃堡为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代表。第二年,因为在环境署第19届理事会上提出一个解决南北分歧的方案,以及在关于环境署作用和任务的《内罗毕宣言》起草过程中提出不少正确的修改意见等一系列出色表现,夏堃堡当选为联合国环境署常驻代表委员会副主席,成为第一个当选此职的中国人。
1999年4月,他被环境署录用,成为环境署的一名高级官员。在环境应急协调员岗位上,夏堃堡参与了科索沃冲突后对环境和人居影响的评估,以及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冲突后对环境影响的评估;还组织和参与了对受到严重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国家的技术援助,包括中国、印度、越南等国的水灾,肯尼亚的旱灾,罗马尼亚一金矿污水泄漏造成的多瑙河的污染,和土耳其的地震等。他起草了环境署第一个预防和应对环境紧急事件的战略,使环境署对受到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事故危害国家的援助走上了有序的轨道。
1998年中国暴发特大洪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人居中心决定派考察团对这次水灾危害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夏堃堡随即与国内联络并安排考察团的访问,促成了“长江流域洪水成灾因素综合治理”项目的诞生。后来,环境署执行主任特普菲尔授命他负责实施这一项目。当时环境署资金紧张,夏堃堡便给特普菲尔打报告,申请从该署备用金中拨出一笔资金用于项目实施。特普菲尔破例批准了这项申请。之后,他又和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合作,组织和实施了两个中国和环境署洪水控制的合作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我国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和洪水控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成环境署首任驻华代表
助力北京“绿色奥运”
鉴于中国在世界环保事业中的重要地位,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特普菲尔与时任中国环保总局局长的解振华商议后,决定于2003年正式建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夏堃堡被特普菲尔任命为首任驻华代表。夏堃堡介绍说,尽管当时环境署在世界上设有北美、拉美、亚太等6个地区代表处,但驻华代表处是国家级代表处,属于首开先河之举。
担任此职后的几年间,夏堃堡组织和协调了联合国环境署多个在华合作项目的实施。最让他骄傲的是参与起草了中英两种文字的《北京奥组委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谅解备忘录》。2005年,该《谅解备忘录》由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刘敬民和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特普菲尔在北京签字。此后,一系列“绿色奥运”活动在此《备忘录》框架下开展。2008年8月,新任环境署执行主任阿基姆·施泰纳来京参加奥运火炬传递时,对北京在改善大气质量方面的成就称赞不已。虽然北京奥运会举办时,夏堃堡已经退休,但他也为这次绿色奥运的成功举办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而感到自豪。
4部作品150万字 圆了文学梦
2004年8月,夏堃堡同时从联合国和国家环保总局退休。在发挥余热继续在为中国和全球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事业而奔忙的同时,他终于找出时间来圆自己的文学梦。
夏堃堡年轻时就喜爱文学,梦想成为作家。1981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散文等形式的文学作品。退休后,他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四本文学著作,包括《环境外交官手记》《环境外交官纪事》《绿色之旅三十年》和《绿色的行程——联合国环境署履职日志》,共计150多万字。在其著作中,他用亲身经历和生动的笔触,讲述了当代人最关心的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国际环境合作和环境外交等问题。这些著作,内容丰富多彩,受到了读者特别是环保战线干部,以及高等院校环保和外交专业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