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评传》是张期鹏、亓凤珍应河南文艺出版社之约,撰写的一部中国当代作家评传。张炜自1973年开始文学创作,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21部,以及大量诗歌、散文、随笔、中短篇小说和文论等,累计超过2000万字。2019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张炜文集》,计有50卷之多。作品被译为英、日、法、韩、德、俄、意大利等数十种文字,曾荣获茅盾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中国好书等奖项,为中国当代文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象征。同时,他还积极参与中外文化交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面向世界,是一位具有很高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为这样一位作家撰写评传,具有特殊意义。
评传的两位作者自上世纪80年代初便开始接触张炜作品,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持续进行着张炜作品的阅读和资料搜集、研究工作。2018年,他们完成并出版了60多万字的《张炜研究资料长编(1956—2017)》;之后又在大量资料积累和实地踏访中,用三年时间完成了这部47万字的《张炜评传》,耗费的心血可想而知。
评传共十章三十四节,追溯了张炜的文学根脉、创作背景以及思想演变轨迹,评析张炜的创作思想和文学情怀,真实反映了张炜从海边丛林起步,一步步走向精神高原的艰难过程,呈现出一位杰出作家及其文学世界的壮美景致。
作者独出机杼,抒写了张炜“坚守精神底色、不为潮流所动”的创作思想与价值
曹禺先生曾经说过:“写作品其实就是在史学和文学之间架桥。”对于《张炜评传》的作者来说,确实具有“架桥工程师”的独运匠心。透过这部47万字的力作,可以看出作者秉持“真实性和文学性互融”的原则,在“尊重客观事实、保持作品严肃性”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展示他们的文学表达的才华。首先,评传通篇洋溢着刚正之气、柔美之笔,如四月春雨润泽着心灵,形成一种灵动鲜活、富有生机的创作文风。评传在章、节的末尾大都施以精彩评论,也有的在行文中夹叙夹议,对某段时间内的张炜及其创作作出独到的评价。譬如,作者在开篇“故地往事”中,就有一段精彩评论:“张炜的文学作品,充满了对当今世界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高度警惕和反思,这与张炜生长在这样一片土地上,耳闻目睹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有很大关系。因为这片土地不仅给他提供了写作资源,也赋予了他精神底色,那就是热爱自然、守护大地、植根民间,那就是十分警惕物欲横流对自然、社会、人的心灵造成的巨大破坏力,并用文字表达自己坚定反抗的决心”。其次,娓娓而谈、循序渐进,感情强烈、笔势纵横,不但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整合,而且把张炜的内心与读者及世界有机衔接,让纵向的“张炜”与横向的读者及世界一并呈现。作者在写张炜大学毕业后的文学创作与时代文学潮流之间的关系时,作了如下评述:“张炜在毕业之后四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从一个‘文学青年’到一个在全省、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作家’的转变,他靠的不是在潮流之中随潮涌动,而是在潮流之外默默耕耘,在潮流涌来之时屹立坚守,此时如此,今后也是这样。在后来的岁月中,他甚至超越潮流之上,俯瞰大潮涌动,思考我们的时代和人类的未来走向,这是张炜独特的思想品质、精神品质和文化品质,也是其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所在”。
这种评论风格使作者要讲的问题和观点更加鲜明,令读者一目了然,便于掌握要旨,彰显张炜在创作与做人方面的精神底色。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是滋润人类心灵的精神之药。对于中国人来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物欲高涨、精神趋弱的时代氛围内,“金钱至上,权欲至上”,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思想与文化的积累,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我们的文学更需要建设人类精神意义上的标尺和向度,而张炜的作品既是个人心灵的表达与抒发,更代表了一个时期的文学良知与标尺,不失为当代文学的一份重要的精神财富。
作者实事求是,抒写了张炜“追求理想、捍卫真理”的创作个性与风骨
一部优秀评传,要求作者在把握传主经历的前提下,善于挖掘传主具有“个性化、典型化”的史实,并作出准确独到的判断。同时,还要有思想上的闪光点,以此激发读者的思想共鸣和阅读欲望。在这方面,作者勇于展现张炜的文学理想与精神追求,深度解读了张炜文学世界非同寻常的精神价值及深远意义。
透过这部力作,可以看出两位作者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也并非盲目美化或夸大其词,而是旁征博引,言必有据。据粗略统计,书中约引用了200余种资料,可见他们扎实的资料功夫。他们遵循严肃客观的批评原则,坚持从具体作品出发,重点分析和评判了张炜的一些代表作品,科学地进行分析、鉴别、认识,勇敢地得出独到的见解。譬如,对于一些人指出“《古船》缺少阶级斗争和顶天立地的人物”,评传作者对此直抒己见,认为“他们似乎忘记了《古船》是一部文学作品,而不是一部历史学、社会学著作,那些极端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对一部表现人性的文学作品是不适用的。而阶级斗争,不但不是隋抱朴所理解的《共产党宣言》的主题,还正是他要反思、反对和要抛弃的东西。这样的理解,明显处于极左思想的思维怪圈中,与《古船》的主题意蕴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作者对此展开进一步讨论:一是《古船》写的是一个小镇上的家族变迁史,又是一部洼狸镇史、城乡变迁史,也是一部缩小了的中国国家民族史,具有一种宏阔深远的历史空间和“史诗”品格;二是《古船》的主题就是“苦难”,隋抱朴在思考隋家四十多年的历史灾难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同时,也在思考如果隋家当年“欠穷人”的那笔账不能算清,即使制服了赵炳和赵多多,完成了一个家族的复仇,又有什么意义?因此,他才独坐老磨屋,读屈原的《天问》,读《共产党宣言》,试图从中找到救赎社会人心的良方,并且与急盼翻身、渴望复仇的弟弟隋见素彻夜长谈,探讨社会与人存在的合理性到底在哪里。当然,把这些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放在一个乡村知识分子身上似乎过于沉重了一点,但从隋抱朴的人生经历看,这又是必须承担、无可推却的。因此,隋抱朴的疑问,既是一个乡村知识分子的灵魂之问,也是国家之问、民族之问;隋抱朴的痛苦,既是一个乡村知识分子的痛苦,也是国家之苦、民族之苦。这样一个人物,自觉将无边的苦难堆积在自己心头、背负在自己肩头,显示了一种堪称伟大的悲壮情怀,这也许就是《古船》最为打动人心的地方。
作者的这些问和答,既是对一些反对意见的正面讨论,也加深了读者对于《古船》的理解,让读者不由自主地穿越至历史场景中,感受张炜那深沉有力的内在情怀。
再如,对于一些人对《九月寓言》的质疑,作者大胆提出,整部作品为张炜深厚的悲悯情怀和耀眼的理想光彩所统罩,但张炜不是什么“道德理想主义者”“道德乌托邦的修筑者”,而是人间大道和人类崇高理想的热烈追求者、坚定捍卫者。这番评析铿锵有力,把《九月寓言》升华到了一种新的哲学高度,也给人以深刻的共鸣和启迪。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两位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深受张炜人品及文品的感染,显示了极大的学术勇气。这种不畏成说、勇于探索的勇气,令人起敬。纵观全书,我们会发现,张炜先生在文学创作历程中,最恒定不变的就是对真理的孜孜以求,他从未偏离这个主题,对读者不迎合、不追随。随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人们的追求与选择在不断的变化,但总有一些东西不能变,那就是扎根泥土的质朴,至善向美的心灵,以及崇高远大的志向,这是我们的根与希望,是我们的未来与力量。诚如张炜所提倡的“诗意与质朴”“勇敢与坚守”“童心与圣洁”“诚实与干净”等等,其实都来源于他对人类崇高理想的捍卫与追求。而他对现实的描写与关注、对社会罪恶的鞭笞与批判、对黑暗的忧思与警醒,等等,也皆来源于此。
作者至臻至诚,抒写了张炜“自强不息、爱憎分明”的创作意志与情怀
《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纵观这部《张炜评传》,可以看出张炜文学人生的自强不息和永不松懈。通过“大地海洋之子”“从少年到青年”“在大学校园里”“从‘芦青河’告诉我到秋天的愤怒”“‘古船’驶来”“大地的忧伤”“九月寓言”“在时代的激流中”“你在高原”“再出发”10个篇章的抒写,读者可以看到张炜从海边的丛林起步,通过不懈地努力和付出,最终走向了文学高原的壮观图景。
特别令读者动容的是,张炜的童年和少年有着非同寻常的遭遇和磨难。童年的张炜,父亲在动荡岁月里蒙冤受难,长年在离家很远的水利工地劳动,母亲在园艺场打工,他跟着外祖母和姐姐艰难度日,整日与树木、野兽、荒原为伴。少年的张炜,眼前总是晃悠着关于他父亲的大字报,总是在不断地监视和批斗中惶恐不安。在各种目光、各种议论和突如其来的侮辱中,他甚至想到了如何不那么痛苦地离开人世。但值得庆幸和欣慰的是,少年张炜终于从绝望的黑暗中顽强走了出来,之后开始渐渐成长壮大起来。尽管期间又遭遇接二连三的重大考验与挫折,但最终无法阻碍其坚定有力的步伐,数度实现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就此而言,张炜先生便是具有超强意志和执着精神的作家。那些苦难际遇叠加在一起,构成了张炜文学创作中不可忽视的因果关系。从其自然、优美、淳朴的文字中,读者总能读出一些特殊的生命体验,这不仅印证了“一个人的阅历到了一定阶段,情感喷发出的文字是挡不住的”,同时也印证了尼采所言“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惟有此种痛苦,才强迫我们大彻大悟”。
文学的力量源于人文情怀,知人才能论世,知人才能论文学。评传作者特别强调了张炜的人道主义立场与人文情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揭示了张炜的“爱与善”的天性。虽然张炜与亲人一起经历过巨大的侮辱和难以忍受的黑暗,却没有因此滋生可卑的报复心理,“以恶抗恶”,走向极端,而是始终保持爱与善的天性。毋庸置疑,这种超然于苦难之上的“爱与善”,构成了张炜创作精神和风貌中最具震撼力的闪光点。老作家邱勋最为欣赏的,便是张炜的为人之仁和为文之韧。他说,在张炜身上最突出的是善良,是爱。有一次他和张炜去郊区,刚下过雨,张炜看到摊放在路边的地瓜干,就拣起一块发霉变黑的嚼了嚼,说苦味不大,还可以吃。接着又拣起一块更黑的嚼了嚼,说这个不能吃了。从这段描述上,可以看出张炜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又如,张炜特别牵挂那些城市的流浪汉,经常去看他们,还给他们送去一些食物。另外,张炜对动物植物感情很深,曾经为生病的鸽子清洗粪便,为家养动物写下中篇小说《爱的川流不息》,还为森林里的兔子写下中篇小说《兔子作家》。在张炜的笔下,这种发自肺腑的对底层弱者和自然万物的热爱,与他坚定的人道主义立场是完全一致的,同时也印证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的“爱与善是幸福,亦是真理,世界上唯一可能的幸福与真理”。
其次,通过对“苦难与救赎”的评析,揭示了张炜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建立在苦难之上的,有良知的作家往往会以文学形式呈之于世,始终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使作品于苦难中折射出“苦难与救赎”的双重光芒,既渗透着儒家思想——仁者“爱人”的博爱精神、兼济天下的政治抱负,又具有一种内在的理性力量。毫无疑问,张炜便是其中之一。在“‘古船’驶来”一章中,作者指出,张炜的基本立足点都是在维护人的基本权利、维护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其实这就是一种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立场。张炜不仅仅是书写生活的苦难,更着重于书写心灵的苦难和精神的苦难。譬如,《古船》《九月寓言》和《你在高原》之一《家族》,以及《外省书》《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等等,皆呈现出“苦难与救赎”主题。张炜在挖掘、表现传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将作品人物体现出的历史理性与人文精神相融合,以此表达自己对于人类生存的苦难以及大地苦难的重点关注与思索,这是一种在任何时候都毫不含糊、毫不妥协的精神。
通过作者这番综合评介,把最真实、最直观、最共情的张炜形象有力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更加突出了张炜身上广博宽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读者有理由相信,张炜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这与他所遭受的种种苦难与挫折相关,更与他作为当代作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密切相关。
不可否认的是,张炜又是一个敢于揭露与反抗人间丑恶的践行者。在他的眼里,大地既充满了人类家园的温情,又承载着人类社会的罪恶。对于这些发生在大地上的罪恶,张炜毅然扬起批判的激情,无论是《秋天的愤怒》《秋天的思索》《古船》《九月寓言》中的那些“恶人”“丑类”,还是《你在高原》中的那些土匪,还是现实中发生在张炜身边的非人道行为,还是整个人类、整个社会所存在的一切非人道的东西,都在张炜文学所要揭露和反抗的范围之内,正像张炜自己所说的那样:“歌颂那些美好的,鞭笞那些丑恶的,一个作家只能这样做。”
作者深研细思,抒写了张炜“走向成功、肩负使命”的创作风范与素养
记得一位作家曾说过:“‘小我’是为文的本色,是形成独特文学风格、创造前所未有的文学典型的基质;‘大我’是继承和开拓本民族的时代思想和艺术,并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对话交流,接受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张炜先生便是这样一位作家。纵观全书,读者可以从张炜文学创作的思想流变,发现他从“小我”走向“大我”的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在摸索中努力前行,以美好诗意寄情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赞美田园生活,着力乡野叙事。第二个时期:在前行中不断探掘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大地、人与社会紧张的一面,审视社会改革进程中的道德观念和精神特征,以悲悯之情将“苦闷与孤独,愤懑与忧思,反思与批判”诉诸于笔端。第三个时期:拓展和丰富了前一个时期的创作,将思考的问题延展至整个世界和人类的未来命运。可以看出,随着每个时期作品叙事风格的变化,张炜文学世界的精神内核也在不断丰富与拓展。可贵的是,无论怎样转变怎样拓展,不变的永远是“平民视角、真实经验、家国格局、世界视野”,这实质上也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人与世界、人与历史进行完整性关联”的文学传统。
有人曾评价张炜是“勤奋的劳动者、深刻的思想者、执着的创新者”。通过这部评传,读者可以加深对此的理解。譬如,张炜在大量的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主要表现在:一是从孔子身上汲取了仁爱,这些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有表现;二是从鲁迅身上汲取了永不妥协、永不屈服的精神,特别是对于人间丑恶,勇于做一个警世者、揭露者和反抗者,即使毫无希望也毫不妥协、绝不宽容,这些都成为张炜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核心要义;三是从孙犁身上汲取了清澈明净、委婉细腻的表达方式,使他在文学创作中始终保持“美”与“诗意”。与此同时,张炜又积极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他阅读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雨果、海明威等百余位外国名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对张炜的思想及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特别是托尔斯泰深厚的大地情怀、人道情怀对其影响很大。而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中大量迷人的景物描写,都让张炜着迷,大段甚至长篇精彩诱人的景物描写也成为他作品的一个明显特点。总之,张炜在继承传统、保持底色的同时,又不断地借鉴中外优秀文学传统,使其创作有了更加深厚的底色。
提到张炜的文学奇迹,不能不提及他的旷世巨著《你在高原》。这部巨著计有10部39卷,共450万字,彰显了张炜的倾世才华以及对文学的无比赤诚,凝聚了张炜“在继承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的艰苦探索与努力。该作品成为已知篇幅最长的纯文学著作,创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正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所言,张炜是一个不断给文坛创造惊奇的作家。事实上,如果把人类的初心视为“精神平原”的话,那么人格与精神的完美就是“精神高原”,尽管这种完美不可能完整实现或展现,但对于张炜来说,他愿意做一个走向人类精神高原的修行者,愿意做一个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学的追求者、探索者和传播者,为实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共融与发展不断努力。
另外,作者还评析了张炜的诗歌、散文、儿童文学、学术随笔和文论,这些作品,丰盈了张炜的文学高原,令他的文学世界更加绚丽多彩。特别是他的一系列儿童文学作品,与他的圣洁精神、大地意识、民间情怀是分不开的,都是一种人之初心的抒发与感悟。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评述《你在高原》《独药师》《艾约堡秘史》三部长篇作品时,梳理出了一条贯通百年的精神脉络,指出如果连缀成一条文字长河的话,可以看出张炜对中国一百多年历史的书写是如此宏大雄奇、波澜壮阔。张炜的其他众多小说作品,其实都可纳入这条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闪现自己的浪花或鳞波。作者指出,张炜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实绩,完成了自己的“百年文学谱系”,这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和世界文学都是一个卓越的贡献。
客观与实事求是地讲,张炜独特的文学人生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而这些素材里的故事,像珍珠一样镶嵌在文学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折射出文学之美、思想之美、情感之美,影响了无数中外读者。这部《张炜评传》不仅是一部展现当代作家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的作品,也是一部为万千喜爱张炜的中外读者的心语代言。纵观张炜的文学世界,那些渗透着无数心血的2000多万的文字,始终洋溢着植根于民间的“大地般”的赤诚与执着,始终闪烁着“星辰大海般”的光芒,它们联袂构建了属于张炜的顶天立地的文学大厦,其影响力足以超越时间、地域,充分展现出中国当代文学的大度和大气,使中国文学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