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鲁是一位资深的儿童文学作家,对于儿童文学的真谛、品性和审美特质的把握相当到位。他的儿童长篇小说新作《追寻》(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故事感人,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读来令人印象深刻,是近期儿童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
这本书的题材新颖独特,讲述的是在中国长江发现中华白鳍豚的历史以及对白鳍豚的科学研究保护历程,以伍老、徐佩芬、刘俊三代科学家对白鳍豚的研究作为叙事的基本线索,凸显了中国对包括白鳍豚在内的世界珍稀动物、濒危动物的科学研究保护,介绍了丰富的生物学内容,作品具有鲜明的科普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白鳍豚被称为“水中国宝”“长江女神”“水中的大熊猫”,是一种濒危珍稀物种,从上世纪初被发现至今不过百年,人们对它的认识和了解从空白到逐渐全面完备,这个过程是由三代科学家接续完成的。其中,对于白鳍豚的生活习性、生物特征、繁衍保护的科学研究价值、生态价值等各方面,作者都进行了生动地阐述,同时又引用了有趣的历史往事、动人的传说和民间故事,让小读者在接受知识熏陶、科普教育的同时,也激发起他们研究科学、热爱科学的热情。
《追寻》的主题是多重的,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是一种执着追寻理想、追寻梦想的过程。他笔下的水生物科学家大多有着现实的原型,也是对研究白鳍豚几代科学家形象的再塑造。以刘俊为代表的生物科学家研究的是如何保护珍稀动物,呼吁保护好生态、防范生态恶化水污染、抵制挖砂船等破坏自然生态的行径。以王小月为代表的洞庭湖本地老百姓,所要追寻的是那种能够帮助乡亲们摆脱贫困落后疾病和愚昧的良方,寻找心目中神奇的“绿树枝”。“绿树枝”的意象就是要寻求一种绿色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发展理念及路径。
同时,作者还要借《追寻》这部小说传递这样一种主题,就是热爱生命、爱惜生命,通过小说向读者传递爱和温暖。在作者看来,我们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个成员,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应和其他的生物和谐相处;要取之有度,不能破坏其他生物的生长环境。这种热爱生命的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一种传承。
作品另一大主题表现在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精神上,亦即对自己理想信念的执着追寻。刘俊就是这样的一位科学家,他几乎穷尽了自己的大半生,和徐佩芬教授一起,夜以继日,为了保护和研究好白鳍豚,奉献了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作者聚焦白鳍豚从捕获到保护过程中所遭遇的一系列劫难和曲折来展开情节叙事,包括白鳍豚被滚钩伤害后伤口感染、遭遇夏季武汉高温的环境,还有科学们千方百计地为淇淇找来配偶珍珍,在珍珍不幸因为水环境污染而死亡之后,又继续精心照料淇淇,使它活过了22个春秋,达到了白鳍豚生涯中高寿的年龄。在作者笔下,人和动物之间的深厚感情,读来令人动容。而刘俊对科学事业的坚韧执着、对科学研究的热情,也能带给小读者们以鼓励和激励,具有一种榜样的力量。
生命无论贵贱一律平等。人是自然的一分子,人有义务、有责任爱惜与我们共处一个大自然的各种生物,尤其是那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中国多年来对白鳍豚的保护和研究,实际上所要彰显的正是这样一种理念,而《追寻》很好地传达了这种理念。
当然,更为可贵的是,徐鲁并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疑惑,包括在白鳍豚保护过程中长江流域水污染、水资源的破坏、滥捕滥猎对于白鳍豚的致命伤害等,这些作为一种反面教材,映衬烘托出了以刘俊为代表的科学家和以王小月为代表的洞庭湖朴实老百姓对白鳍豚的爱护保护的可贵。小说表达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切忧思和期许。
(作者系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