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教育论文
  • 正文内容

一处景,一个人;一首曲,一种魂——五年级语文《二泉映月》教案

阅读:138 次 作者:石卫芳 来源:学术网 发布日期:2025-01-01 08:17:00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学术论文库分享的语文教学案例。

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石卫芳  

【教材简析】

    《二泉映月》是新课标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文章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 ,记叙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二泉映月》这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藏的内涵和意境,通过景、情、人、曲的对话、交融、回旋、升华,为学生展示一处曲径通幽的自然景观,一段历经磨难的坎坷人生,一首荡气回肠的不朽乐曲,一个顶天立地的盲人音乐家,一份震撼人心的情感冲击。从了解阿炳入手,在如银的月光中走过阿炳十多年的坎坷经历,走进阿炳的内心,走向《二泉映月》,并通过朗读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披文入情入境,对生命的意义做出自己的思考。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课文的第4、5小节。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中描写景物的四字词语。

3、学习本文中的环境描写,感受阿炳创作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初步感悟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并学习《二泉映月》的环境描写。

难点: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艰辛的过程。

 

【设计理念】

1.清简。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

2.厚实。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主题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得更充分、更自主,实现“一课一得”、“得得相连”,言语智慧得以充分发展。

3.睿智。语文教学最终留给学生的将是言语智能。创设的师生之间、生本之间的多重对话,锤炼孩子的言语智能。

 

【设计思路】

1.本课的设计思路是,紧扣题目《二泉映月》展开,力求课堂教学层次清晰,逐步深化。二泉映月是一处景,惠山二泉流水淙淙,月光如银;二泉映月是一首曲,二胡名曲凄婉动人;二泉映月背后站着一个人,瞎子阿炳如泣如诉;二泉映月传递一种精神,敢于抗争,不屈不挠,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2.第一课时的设计分两大部分:首先,二泉映月是一处景,作者用了几个四字词语,寥寥数语就将这里的景色勾勒出来。让学生学习这种表达手法,同时感受这种写法的好处,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其次,二泉映月背后站着一个人,这个人饱经风霜。紧扣“饱经风霜”来理解阿炳坎坷的一生。将诵读、感悟、练笔相结合,注重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质疑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二泉映月》(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2.生交流:

预设1:二泉映月是一份美丽的景色。(从题目字面联想)

预设2:《二泉映月》是由.阿炳创作的一首二胡名曲。播放音频《二泉映月》(节选)(部分预习充分或有音乐方面涉猎的同学会知道)

3.师总结:课题《二泉映月》既是一处客观存在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是一首由瞎子阿炳创作的二胡名曲(相机板书:一处景  一首曲)

【设计意图:通过“你想到了什么?”从题目展开联想,激起他们的想象和疑问。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课题是文章的眼睛,课堂教学开始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对课文产生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同时利用课题串起整篇课文的学习,让整个课堂层次清晰。】

 

二、一处景,十年未变

1.“二泉映月”这处自然景观就在我们无锡的惠山。翻开书,自由读课文的第1、第2、第4小节,划出描写惠山二泉景色的四字词语。

2.学生首先自由读1、2、4小节,然后默读划词语。

3.指名分别读这三小节,并由该生介绍他所划词语,并谈谈他对词语的理解,其他学生相机补充。

理解词语:

葱茏:形容植物青翠旺盛的样子。

摇曳:摇晃,摇荡。

一泓:用于清水,相当于“道”“片”。

静影沉璧:安静的月影倒影在水中就像一块沉在水中的玉。

3全班交流后,师出示所有描写惠山二泉景色的词串:

树木葱茏   藤萝摇曳  

一泓清泉   淙淙流水   

月光如银   月光似水    静影沉壁

(1)齐读词串,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行是描写树木,第二行是描写泉水,第三行是描写月光的。

这些词语所营造出的惠山二泉的景色怎样?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既帮助学生主动去挑选、积累词语,同时为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虽然是五年级教学,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字词的教学,这样做夯实他们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

(2)再细细地看一下,这是惠山二泉同一年同一天的景色吗?

(生:不是,虽同时中秋节,但中间跨度了十多年。)

(3)虽不是同一年同一天的景色,但你发现景物怎样?

预设:景物的变化不大,树木藤萝不知是否依旧,但流水声依旧淙淙而来,月光温柔似水。

(4)课文中用上这些词语将二泉映月的景色写得很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生交流。

预设1:突出无锡惠山这个地方人杰地灵,风景优美,令人神往。

预设2:照应课题。

预设3:介绍了乐曲《二泉映月》的创作自然背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关注课文内容,到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再到这样写的好处,真正理解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一个人,饱经风霜

过渡:十多年景物变化不多,但时光却改变了一个人——阿炳,它将阿炳从一个孩童变成了一个中年人。

1.请同学们比较阅读一下课文的第2和3、4小节。同是中秋节那天来到二泉,十多年前和十多年后有何不同?请进行圈划,并做好标注。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必须养成默读习惯”所以在这部分教学中我设计了默读与圈画批注法的结合使用,让学生在默读课文时,动笔作批注,画画重点词句,写下自己的感想。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从而达到由“学会”向“会学”的过渡。】

2.生默读第2、3、4小节。

3.全班交流。

预设1:陪伴阿炳的人不一样。

(1)十多年前,陪阿炳是他师父同时也是他父亲的人。

a.相机介绍阿炳:

1893年阿炳出生,原名华彦钧,4岁时丧母;

1901年,他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

1910年,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

1918年,父亲去世。

b.师导读:师父曾问阿炳,生读“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阿炳回答除了流水生,什么也听不到。师父又说,生读“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

c.那时的师父已经年迈,他这一生经历了许多,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就是?(生答:饱经风霜)

从这个词语你读出了什么?(师父这一生过得很坎坷,不顺利)

d.师总结:阿炳的师父一生饱经风霜,所以他能从流水声中听出不一样的东西。而年幼的阿炳有父亲的庇护,衣食无忧,还很天真无知,此时的阿炳是幸福的。

(2)十多年后,陪阿炳的是邻家的少年。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此时的阿炳已经无亲无故,孤苦伶仃)

预设2:阿炳的身体状况不一样。

a.十多年前,他是健康活泼的孩子,而现在他“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受着“生活的贫困和疾病的折磨”。

b.生齐读第3小节,感受阿炳的痛苦。

c.师相机补充:

民国36年,他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艰难度日,度日如年。后华彦钧因交友不慎开始吸食鸦片嫖妓,后来患眼疾而导致双目失明,无力参加法事劳动,遂以街头卖艺为生。

d.师总结:由此可见,阿炳这十多年来也一直“饱经风霜”。(板书:饱经风霜)

4.正是因为有这两大不同,所以导致了面对同样的景色,阿炳的心态了变化。他现在只能听了,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述,倔强的呐喊——-”齐读第4小节,感受阿炳复杂的心情。

【设计意图: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必须把情感因素和朗读的技巧融为一体。所以在这一环节我力求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让学生读得情真意切。】

 

四、走进阿炳,微文练笔

1.出示:想到自己双目失明再也无法看到美丽的二泉,阿炳不禁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想到(          ),阿炳忍不住伤心地哭泣;想到(          ),阿炳想激愤地倾述;想到(      );阿炳想大声呐喊;想到(        );阿炳(          )。

2.生练笔。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练习,让学生充分感悟阿炳创作过程的艰辛,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3.同桌交流、修改。

4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在让学生充分阅读和感悟之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所得,提出自己的疑惑,激起他们相互探讨尝试解决疑惑。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了解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掌控他们的探究过程,给予适当的指导。这样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又不放任自流,充分做到教材跟学生的对话,生生之间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

 

五、板书总结,留下悬念

1.此情此景,物是人非,饱经风霜的阿炳心中感慨万千,他随即拿起手中二胡,创作出了《二泉映月》。师引读第6小节。

2.学生齐读第5小节,师相机指导朗读,相机正音。

3.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乐曲?曲为心声,阿炳又借它传达出了什么?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

附:板书设计

                   二泉映月

              一处景       一首曲

              优美          ?

              一个人       一种魂

              饱经风霜      ?

【设计意图:带着疑问进课堂,也可带着疑惑走出课堂。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中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我们力求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这样的结尾设计,为下一节课做了铺垫。】


标签:学术论文,教学案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