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思政论文
  • 正文内容

微博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现状及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以宿迁学院为例

阅读:531 次 作者:朱夏芸 吴颖睿 来源:学术网 发布日期:2025-01-01 10:43:08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学术论文库分享的思政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领域的快速发展,微博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下,微博不仅仅是一种社交工具,同时也发挥着传播思想和构建价值观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微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发挥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微博大学生价值观

  一、前言

  近些年来,微博已经成为我国炙手可热的社交媒介之一。自2006年Twitter创立以来,微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截至2014年底,网民中使用微博大学生群体占据了最高比例,为23.8%;到2015年9月30日,使用微博的大学生群体占比高达76%;2016年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比重仍在继续增加,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1.8%。微博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大学生的青睐,同时也发挥了传播思想和构建价值观的作用。但是从目前微博的使用现状来看,微博对大学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这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了威胁和挑战。

  二、当代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

  目前,根据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来看:女大学生普遍关注微博的领域为音乐舞蹈、时尚潮流、幽默趣事、娱乐八卦等,男大学生则是更多的关注游戏动漫、科技创新、影视资讯、体育运动等。

  为全面了解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情况,笔者以所在的宿迁学院为例,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将宿迁学院2012级、2013级、2014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向每个年级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发放的问卷总数为1500份,收到问卷1467份,其中有效问卷1420份,有效回收率为96.79%。调查显示,开通微博的人数为1420人,其中大一有482人、大二为473人、大三465人;男生总人数为632人,占总人数的44.50%;女生总人数为788人,占总人数的55.49%。

  根据调查发现,我院大学生中女生使用微博的人数和频率相对高于男生。大学生主要是使用手机登录微博,平均每天微博的在线时间集中在2-4小时之间。50.7%的大学生主要在微博上转发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包括新闻、娱乐等内容,31.4%的大学生发表自己的生活动态,18.0%的大学生发布自己的情感倾向,而其中倾向于表达积极情感的人数占60.4%,倾向于表达负面、消极情绪的人占总人数的39.6%。笔者在跟踪访谈中发现,被调查者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成就感、安全感、求知欲以及情感归属等价值需求。

  总而言之,一方面我院大学生都比较关注时事政治、新闻资讯,因此能够帮助他们及时了解社会热点、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社会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现一个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同时,我院大学生还时刻关注考研、考编、考公等教育信息,方便相互间的学习和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另一方面,我院学生也存在着过度沉迷于微博的现象,降低了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削弱了自我约束力,影响了日常学习生活。

  三、微博视野下大学生的价值观

  (一)微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1、微博拓展了大学生的学习平台

  平时,我们主要采用老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方式进行学习交流。而微博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了诸多网络授课平台,大学生们可以免费上直播课,也可以自觉在微博上搜取考研考公的资料等相关学习内容,从中可以获得课堂以外的知识,体验不同的学习模式,这为大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了便利。

  2、微博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由于微博的信息来源渠道广,形式多,短小精炼,我们能够快速地吸收消化一手消息。许多自媒体利用微博这个渠道宣传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帮助寻找走失儿童、保护环境以及保护动物等爱心活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有利于提升社会责任感,从而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3、微博拓宽了大学生的交流圈

  微博上的用户成千上万,不但有知识渊博的学者、知名度高的明星,还有广大的学生群体。微博作为交流平台为一些不善于交际的人群提供了平等而又虚拟的交流空间,它不受时间、空间、身份的限制,能获得大家的关注和互动,方便各抒己见。微博背对脸的交流方式避免了人与人直接接触的尴尬,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让他们能在虚拟的世界里畅所欲言,这对于拓宽大学生的交际范围有极大的帮助。

  4、微博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微博为我们大学生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说到微博,我们会想到近几年一些大火的自媒体,这些自媒体通过微博平台进行直播或上传一些自己的作品,向大众教授一些自己摸索的生活技巧,或是表达自己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大学生能从这些自媒体博客中学习并受到启发,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微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1、媒体的娱乐化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大多数微博用户是广大普通群众,但名人明星占据了主导作用。一些媒体通过明星效应来博取大学生的眼球将社会新闻过度的娱乐化,不断渲染名人轶事、花边新闻,导致各种信息缺乏严谨性,致使当代大学生过度地关注娱乐八卦,有些大学生甚至效仿名人明星,进行一些搞怪猎奇的行为,严重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2、信息的庞杂性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认识

  良莠不齐的微博信息对我们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了剧烈的冲击。微博在向我们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有一些腐朽思想、消极价值观夹杂在其中。目前,微博上一些网友发布的关于享乐主义、拜金思想的不良信息和言论会误导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促使大学生过度跟风攀比,从而导致盲目消费,不利于构建正确的价值观。

  3、微博的隐蔽性削弱了大学生的自制力

  随着“人手一机”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了“低头族”,微博便是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微博可以通过手机等便携式设备登录,这样的隐蔽性能使大学生在课上不易教师被发现。微博的隐蔽性,带来了畅所欲言的机会,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自制力,也对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4、网络的暴力化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微博上一些营销号把网络作为自我宣泄的平台,散布一些具有攻击性、侮辱性以及煽动性的极具个人色彩的言论,同时又有部分媒体为了提高点击率,刻意炒作话题,从而引起大众热议。不少大学生思想意识薄弱,又比较冲动,参与附和,对自己了解到的片面信息发表抨击性言论。微博上网络暴力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四、结语

  微博对当代大学生构建积极的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微博是把双刃剑,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些不利影响,首先是需要政府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对微博信息的网络监管,保证微博环境的良好运作。其次还要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多面联合,减少微博的负面影响,增强积极影响。学校老师要引导大学生对微博信息真伪进行辨别并及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认识变化,纠正其错误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家长要多关注孩子使用的微博的状况,多与其进行交流沟通,加强引导;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自制力,正确认识和使用微博,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微博学习更多的知识,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构建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闫美.微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2.

  [2]胡玮,马静.“微时代”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5(5):133-137.

  [3]胡榕,王延隆.微博时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问题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1):66-68.

  [4]罗川.微博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4.

  [5]申屠文强,刘自恒,高技.微博媒介接触对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影响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4(16):12-12.

  [6]甘伟,佘婉婷.新媒体微博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警官文苑,2013(2).[7]陈曼莉,张思.微博文化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工商大学的调查分析[J].青春岁月,2013(23):162-162.

  [8]王琪,董小龙.微博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科教导刊,2013(33):172-173.

  [9]安阳阳.刍议微博媒介接触对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5(5).

  [10]高琛.刍议微博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构建的影响及对策[J].老区建设,2015(14):54-55.

  [11]肖和平.微博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J].商情,2015:223-223.

  [作者简介]朱夏芸(1996年—),女,江苏常熟人,宿迁学院学生;吴颖睿(1996年—),女,江苏南通人,宿迁学院学生。

  [基金项目]宿迁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6XSJ013)。指导老师:孙朝晖


标签:学术论文,思政论文,论文范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