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教育论文
  • 正文内容

“生活化”教育模式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阅读:2169 次 作者: 来源:网络 发布日期:2018-10-09 15:44:46
基本介绍:

  一起问道学术网为大家分享一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 作为一门指导学生行为准则、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生活化学科, 运用生活化的教育模式自然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方式。将“生活化”教育模式运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生活化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动机;以生活化课题丰富学生学习情感;以生活化实例提高学生生活认知;以生活化评价激发学生积极态度;以生活化实践提高学生生活能力。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 生活化教学;

  小学是一个人人生成长与知识习得的黄金发展阶段, 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 人格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而小学品德与社会正是这样一门具有教育实践意义的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指导学生日常行为准则,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学科, 也是小学阶段十分重要的一门学习科目。作为一门生活化的课程, 运用生活化的教育模式自然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当前,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的深入推进, 更加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要从学生生活经验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 使学生将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 以此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本文便是在对于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认知的基础上, 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进行一些实践尝试与经验总结。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教育模式, 能够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材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的亲密性, 体会到该门学科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和品德与社会内容的重要性, 由此直接拉近了学生与该门学科的距离, 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愿意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 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并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良好发展。因此, 该教学模式有着极大的教育优势。

  1. 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在以往传统的教育中,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通常都会倾向于知识的讲解, 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显得较为抽象和模糊;同时,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认知能力还比较薄弱, 对于品德与社会方面的相关理论认知不足, 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育模式, 恰恰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尝试, 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使学生体会到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感受到学科学习的亲近感, 更加愿意主动参与该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 从而加深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2. 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对于小学生来说, 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社会实践性要求比较强, 教师在课堂上“灌输式”的讲解方式压抑了课堂教学氛围, 也禁锢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 课堂教学氛围的沉闷无疑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而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能够将抽象枯燥的学科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感受到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的有用性, 使学生体会到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知识学习的乐趣;同时,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能够将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变得丰富而有趣, 从而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到兴奋和愉悦, 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3. 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对于任何学科的学习来说, 兴趣都是首要的出发点。小学品德与社会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 其社会性和综合实践性都比较强, 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 不仅会压抑课堂教学氛围, 封闭学生的思想, 也会增加其知识的无趣性, 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能够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化场景,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生活化的角度来诠释抽象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相关理论知识, 使学生体会到该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使学生在积极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于该学科的认知, 提高学习质量。

  二、“生活化”教育模式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教师通过合理地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能够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将“生活化”教育模式运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生活化情境, 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生活化的课程, 因此, 要采用“生活化”的教育模式, 首先就应当模拟生活化的现实氛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模拟现实背景, 让学生从中获得一种现实情景下的新鲜体验。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充分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下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

  例如, “友爱残疾人”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了解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真实事例, 学会尊重残疾人, 学习残疾人顽强、自信、乐观的精神和生活态度。据此目标,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看过或接触过残疾人吗?你们有怎样的体会?”学生们开始争相发表意见, 关注点被集中起来。此时, 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加深刻的体验, 让学生们进行模拟活动:如蒙着眼睛走路, 体验盲人走路的感觉;让学生们单手穿衣服、架拐走路, 体会肢体残疾人的生活感受。通过角色扮演的情境体验, 让学生们深切地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难, 由此获得了真实的感受。通过模拟生活化的情境, 带领学生进入角色, 以真实的体验让学生体会残疾人生活的不易, 从而自然萌发出尊重残疾人、学习残疾人顽强不息的乐观精神的思想, 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动机。

  2. 生活化课题, 丰富学生学习情感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社会性和综合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 其知识内容大都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因此, 其教学目标是为了教会学生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 多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经验的生活化课题, 以此吸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感受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的实践运用意义。同时, 教师还应将品德与社会教学和学生的情感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 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

  例如, 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商店的意义, 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父母一起逛超市, 体会商店购物的过程, 从中真实地了解购物的方式、途径、为我们服务的人员等等, 从中体会购物的意义, 感受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进步及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带来的便利等等, 这些都是在课堂教学的理论讲解中体会不到的。因此, 通过有意识地为学生增设一些生活化的课题, 能够更好地拉近学生和该学科之间的距离, 从而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 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 提高学习积极性。

  3. 生活化实例, 提高学生生活认知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内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稍显得枯燥乏味, 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 也会让学生更加感觉学习无趣, 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果和质量[1]。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 将枯燥的学科内容中融入一些鲜活的生活实例,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生活化的视角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 以此改善枯燥单一的教学内容, 使得学科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丰富, 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生活的认知[2]。

  以“我们遵守规则”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为例:这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以及掌握什么是规则, 体会规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并要求从最贴近学生的实例出发,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据此目标, 在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例, 提问学生:“在上学的路上我们需要遵守哪些规则?”等等。通过融入生活化的实例, 让学生感受到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知识无处不在, 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认知。

  4. 生活化评价, 激发学生积极态度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 不仅需要拥有好的学习成绩, 更需要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这是实现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来自外界的肯定与鼓励, 而这鼓励的来源便是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好的评价积极促进学生的一生, 反之则会给学生带来消极悲观的情绪。因此, 教师们可以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评价, 即以生为本, 贴近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实际表现, 以此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 主要指标并不是学生的最终完成效果, 而是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与其他同学的合作情况、思想活动等等。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评价的内容涵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对于不同的环节有着出色表现的学生都会及时地得到肯定和鼓励, 有助于满足每个学生渴望被肯定和鼓励的心理, 从而能够帮助学生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努力拼搏的探究精神。除此之外, 在学生们完成各自的实践活动任务之后, 还会召集学生们就各自的活动成果进行全班展示和集体交流, 采用师生评价、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开展多元化的评价, 赞赏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肯定每个学生每个微小的进步和所付出的努力,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评价能力, 帮助学生养成尊重欣赏他人的态度, 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

  5. 生活化实践, 提高学生生活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生活化的课程, 要想让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 能够看清社会中的真、善、美, 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深刻体会[3]。因此, 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 适时地安排学生开展一些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生活, 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实践、去体验, 切实体会品德与社会学科和自身生活的紧密联系, 从而愿意更加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并学会学以致用, 以此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例如:在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时候, 每隔一段时间会根据教学的需要, 结合教学内容, 利用双休日的时间, 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商店, 安排学生去超市开展实践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商店购物、消费的过程, 感受商店服务人员为我们带来的服务, 切实体会现代化购物消费的意义, 感悟社会的进步。再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参加献爱心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们在敬老院内对爷爷奶奶们进行生活的交往、帮扶和情感的交流与互动, 在这个过程中, 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为, 深刻体会尊老爱幼的重要意义, 以此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生活, 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总之, 小学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 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 对于端正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生活化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科优势,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能力, 提升教学质量。因此, 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 确保生活化教育模式得到很好的实践, 进而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姗。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初探[J].中国教师, 2013 (12) :69-70.

  [2]吴林龙。论小学生品德培养的心理特点依据[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 (7) :17-20.

  [3]潘茂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2 (9) :239.

标签:教育论文,教学论文,论文范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