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教育论文
  • 正文内容

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大学茶艺英语教学

阅读:1526 次 作者:王丽萍 来源:学术网 发布日期:2018-10-09 16:11:11
基本介绍: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

  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大学茶艺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茶艺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更加关键。本文结合茶艺英语跨文化教学进行几点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茶艺英语;教学

  引言

  大学茶艺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的,是为民族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普及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使中国文化能够在世界文化之林落地生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基于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投入到相关研究中去,通过亲身实践改变当前茶艺英语教学现状,提高其教学质量,更好地为文化建设服务。

  1茶艺英语跨文化教学

  1.1中西方茶文化差异

  中国茶文化起源较早,早在神农氏时代,我国就有相关的历史记载,彼时茶叶以药用价值开始传播并逐渐发展为保健性功能饮料。早年间,茶叶种植普遍兴盛于西南区域,由于茶饮品的的流行与推广使得茶叶种植逐步扩大,遍及全国。至今为止,我国已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茶叶,不同区域有独特的茶种与茶叶文化。在此历史背景下,茶叶的应用与种植中不断融入民族文化渗透传统道德思想,并形成了地域性显著的中国特色茶文化。不仅如此,茶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与多种文化传播载体相结合,并以此形成了多元化的茶文化内涵,诞生了的许多茶文化巨作。随着贸易往来的发展,在汉代时期茶叶开始经销海外;唐朝时期,诞生了茶文化巨作《茶经》,其对于茶文化的制作、种类、民风习俗等都有详细的记载。但此时的西方国家由于地理生活环境受限,其不能自主种植茶叶。随之国家海上贸易的推进,茶叶走入英国,并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融入浓浓的文化情怀。随后在欧洲国家逐渐流行,茶叶不仅在皇室范围内流行,更在民众中开始流行。相关统计表明,大部分英国居民将饮茶视为每日必须活动,其人均茶叶消费甚至赶超中国。在茶叶选择的喜好程度上,中英间也有明显的差异,我国民众普遍喜爱不受任何添加剂影响的绿茶,并且其流传历史悠久。但是在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居民则是偏爱饮用红茶,并与牛奶点心相配合,形成了闻名世界的下午茶。

  1.2茶艺专业英语跨文化教学重要性

  我国从二十世纪开始,便实施高校课改,英语专业在课程创新的的过程中关注的英语国家文化解读,利用文化的影响感受语言的差异性,并在此过程中增加语言的实用性。英国文化利用英语进行传播,在茶艺专业英语中融合跨文化的内容,可在学习茶艺的基础上增加对英国文化的感受与学习。但是在学习茶艺专业时,其专业性突出,语言对于学习茶文化知识有重要作用,可通过专业的词汇辅助语言学习者理解茶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语言独具地方特色,在学习与运用英语之前就了解并认可文化间的差异,有利于提升对语言的理解。可见,将跨文化意识与茶艺英语学习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在中外文化的对比中了解不同的茶文化特色,对茶艺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提升信息交流的自主性。在高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中西茶文化的比较使学生通过差异的对比,了解中西茶文化的不同风俗习惯,并探寻其中规律,促进对茶文化内在的探究。在进行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应当充足考量习惯的差异性,明确英语专业名词有其特定的规范化解释。如:英语红茶为“Blacktea”(黑茶),若进行直译“Redtea”则有其他含义表示为南美的某浆果饮料,可见在学习茶叶英语时,要了解其行业专业名词的特定规范,通过对背景知识的学习与用法习惯的掌握,避免翻译时出现误差导致误解。在利用跨文化意识进行英语学习时,可以采用情景导入的方式进行练习,模拟并营造出实际的交流环境,使学生在此氛围中提升英语的交流与运用能力。

  2茶艺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构建

  2.1茶艺专业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存在问题

  近年来,教育界普遍认识到在茶文化专业中利用跨文化的方式进行英语翻译的重要意义,但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发展的阻碍:

  2.1.1教师缺乏对跨文化意识的重视度。

  当前,部分高校的茶艺跨文化英语教学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没有专业的教师团队,通常是由其他科目擅长英语的教师进行兼任,因此其自身缺乏对跨文化的重视,只是采用传统的语言教学方式进行英语教学,进而导致英语专业的教学重点依旧是围绕词汇的背诵与语法的练习,课堂教学内容以课本教材为主要依据,缺乏创新性的文化拓展,更难引导学生建立跨文化的学习意识。

  2.1.2取乏有效的经验储备。

  当前,我国对于跨文化的应用依旧以理论为主,缺乏实际的教师教学案例。这主要是由于茶艺专业英语教学对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依旧在摸索的阶段,因此,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各高校之间存在跨文化教学的差异,难以实现统一化的管理及经验储备。

  2.1.3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较少。

  对于语言类文化的学习良好的学习实践环境有助于推动学习者提升语言的运用力,同时符合茶叶知识中有关实景模拟训练的要求,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效果显著。但是,当前高校由于来自资金的压力、场地的局限、能力受限等都导致实践性英语交际课堂难以开展,教学效果的评价依旧停留在成绩判断、书面表达的层面,对口语成绩缺乏重视度,使得跨文化教育工作难以落实,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对跨文化茶艺英语能力的提升。

  2.2茶艺专业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2.2.1扩宽文化视野,运用合理的翻译方式进行教学为了提升茶艺英语翻译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以专业的能力配合科学化的教学方式。对此,基础工作就是要提升教师的知识储备与文化视阈,以此来支撑教学的科学性,利用跨文化了解英语茶文化的差异性,强化学生翻译能力。如对“玻璃器皿晶莹剔透,便于观察其汤中的变化,适合用于煮黑茶和奶茶。”进行英语翻译时,往往难找寻到最为最为准确的翻译原词,这时可利用异化茶艺翻译法,使用归化策略用目标语的形式表现出原句的意思,保证译文在符合原文意思的情况下,可富有国外茶文化的内涵,被外国人所理解。“Glassheateraretransparent,allowingeasyobservationofteacolorchangeandbestsuitedforbrewingdarkteaandmilktea.”此句翻译为“allowing”这一现代分词的运用保留了原句的表达意思。在运营翻译的异化策略之时,同样有需要注意的问题。但异化策略的主要标准与规划策略相反,是将本国文化以外国茶文化的特点进行反映与展示,即在最大限度上保留本国语言源语特点的同时,保留本国茶文化的特色,将其进行外国茶文化的翻译转化,使阅读者通过英语特点感受中国茶文化。如《茶艺英语》中的典型例子曾指出。翻译“Thesippingglassteacupisconvenientforviewingtheliquorcolor.”中对茶具翻译为“玻璃茶杯”,导致其失去了原本的茶文化特色,而“玻璃品茗杯”的翻译则和我国茶文化特色相契合符合语言表现方式。这是典型的异化翻译策略运用,更利于表达原文中的茶文化特色,同时有利于在茶文化在我国的交流与沟通。通过适应合理的翻译方式,有助于向世界传递我国茶艺。

  2.2.2将茶艺英语的翻译过程融入实践内涵

  当前虽然归化翻译、异化翻译的效果显著,但是更多的是强调对理论的探究,缺乏实践的活动。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茶艺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利用情景模拟提升学生的语言翻译能力,同时重视文化的熏陶与培养,利用文化事业的拓展,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对于茶艺文化的翻译更符合语境的需求,满足茶文化的差异性。

  2.2.3组建翻译小组,积极强化培训

  为提升茶艺专业的教学水平、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教师的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部分院校茶艺英语教学的效果难以提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专业的教师。对此,教师可对现有师资团队进行能力的提升与培训,充分利用综合资源的整合,提升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能力、技能水平。同时,还可通过高校间的交流活动,进行教学方法、经验的沟通交流,实现对现有翻译教学的创新,以此提升茶艺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在茶艺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通过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茶艺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促进茶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发展,提高学生茶艺专业学生英语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凌.高职英语文化教学的本土化策略与实践———以茶艺表演专业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01):84-87.

  [2]朱悦.高校茶艺英语教学中茶文化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J].福建茶叶,2017,39(04):278-279.

  [3]郑鹤彬,张琼玉.基于跨文化视角的英汉互译归化异化策略———以《茶艺英语》课程教学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01):116-117.

标签:教育论文,教学论文,论文范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