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结合《商业物业经营与管理》课程的实训教学现状,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实训项目的设计、教学文件的开发、考核评价的实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该课程实训教学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商业物业经营管理;实训教学;物业管理
一、《商业物业经营与管理》课程实训教学现状
(一)课程目标定位不匹配行业需要
不同的商业物业类型(写字楼、购物中心、酒店等)对其管理人才有着不同的要求,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一方面需要具备物业管理的基础专项技能,如环境、安保、维修等,但管理较住宅物业难度大且有一定的特殊性;另一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理念,在保值物业的基础上,通过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这需要策划、招商、日常运营等能力。在今天许多商业物业紧缺的人才需求中,尤其看中第二方面的能力拥有。然而,在现有的商业物业课程目标定位中,往往还停留在以偏向住宅的物业人员能力培养,将住宅物业人员的能力需求简单套用在商业物业人员的能力需求上,使得本课程的目标定位与实际的行业需要不匹配。
(二)课程实践教学内容陈旧与实际岗位需要脱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物业的发展也十分迅猛,然而商业物业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却没有较好的跟上行业的发展。商业物业的岗位需求不再仅仅是专业维修人员、保安人员、财务人员、保洁绿化人员、行政人事人员等,它需要市场调研、市场拓展、合作合同管理、招商等的经营管理岗位人员。显然本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定应与实际的岗位技能需求匹配,不能停留在传统的物业管理岗位技能需求。
(三)课程评价不能较好反映岗位能力
课程评价包括考核主体、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及比例等。目前的商业物业实践教学的课程评价仍以教师为主,考核方式以传统的卷面考试为主,考核内容偏向常规物业管理内容,这都不能较好的判断和反映商业物业岗位能力的水平。商业物业实训课程的评价需要融入学生的互评,以此检测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等能力;需要融入企业的评价,以此检测学生的能力水平是否符合企业的需求;同时考核方式需融入现代化的评价手段,考核内容可进行能力分项,协调各项能力考评比例,这样保证考核方式的多样,考核内容紧贴岗位能力需求,更能全面科学的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
(四)课程实训环境与实训教师难以满足
商业物业的岗位人员的从业能力需求,商业物业的实践类型多样,且各个类型间的经营管理差异,这都对本课程的实训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商业物业的实训教师是需要懂物业管理、又需要懂房地产开发、还需要懂商业物业的运营的综合型人才,这就对商业物业的“双师”教师提出了难度。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建设校外的商业实训基地,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让实训课程生动形象,实现线上、线下的商业企业教师的介入,丰富本课程实训环境与实训教师。
二、基于“互联网+”课程实训教学设计
(一)基于岗位能力确定实训教学目标
通过对物业企业的调研,发现商业物业着重在经营层面,其内容包括策划、招商和日常运营管理,其岗位着重在综合经营部相关岗位。从岗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即工作任务开始分析,明确岗位的工作说明与工作规范,从而明确了商业物业经营与管理的实训教学目标,即通过对各种商业物业的业态分析、基础物业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物业节能措施、商业物业资产管理、商业物业绩效考评和商业物业行政管理等,让学生具备商业物业项目调查分析能力、商业物业项目招投标管理能力、商业物业招商策划能力、商业物业合同管理能力,商业物业资产价值挖掘能力等。
(二)从岗位评估-工作任务-能力分析-实训项目设计
本课程的实训项目体系设计是从对岗位的评估入手,明确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其所需的岗位能力,进而确定实训项目,针对每个实训项目设置若干实训模块,再将实训模块分解为对应的工作任务,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点。本文以实训项目“基于商贸物业-大型购物中心的物业招商”为例,阐述实训模块“制定购物中心招商方案”完成的相关工作任务。
(三)制定基于实训项目的实训微课等教学文件
传统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往往不能形成一体化,在“互联网+”背景下,本课程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点与实训任务的融合,让学生在任务导向下,自主探究学习。在每一个实训项目下,确定每一个实训模块,根据工作任务形成对应知识点的微课、动画等资源,让知识与技能碎片化,同时又能在任务导向下形成内在逻辑联系,进而实现相关任务模块,同时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同步学习与提高。
(四)全过程、多样化进行实训课程的考核评价
本课程采用全过程评价系统,重视学生每一次参与、态度、合作、成果,利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评价,而不以一考定成败。在具体的考核评价中,利用自主学习云平台跟踪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随时可考核查看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成果;利用QQ、微信、蓝墨云班等软件,实现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与学生的实时讨论、沟通与评价;每一个实训任务的完成,均会形成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成果评价等,不以教师为唯一评价主体;通过以上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最终形成全过程的评价依据。
三、结语
综上,在基于“互联网+”《商业物业经营与管理》课程实训教学的设计上,实训教学目标的确定基于岗位能力,匹配物业行业的实际需要;在实训项目的具体设计上由岗位出发,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注重能力的体现,将实训项目模块化,知识与技能碎片化,更利于学生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掌握与学习;在实训教学文件的开发下,利用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知识点、技能点的构成,开发相应的微课、动画等教学资源,与实训任务统一融合;在整个实训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中,注重评价主体的丰富化,让企业教师、学生自己、授课教师都拥有评价的权利,同时利用自主学习云平台、QQ、微信、蓝墨云班等互联网平台,拓宽学习与评价的多样性、及时性,最终形成全过程的评价依据。这样的课程实训教学设计,能更好的回归到行业需求、岗位需要,在课程实训教学中真正实现“任务驱动,能力本位”,但是随着物业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要想实现课程能始终与岗位需要匹配,还需不断调整丰富“碎片化”的知识与技能点,当然这样的灵活性,也正是本课程实训教学设计的特点。
作者单位: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