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对小学生道德发展打下基础的必要环节。道德的健康发展对于学生的一生发展意义重大。因此, 对于老师来说, 要注重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实效性, 从学生的行为中去验证教育的效果, 从学生接下来的纵向观察中去了解品德与社会的长期效果, 对每一个老师来说这都是一项持续多年的研究项目。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有效性; 品德教学;
一、教学中强调行为效果, 知行合一, 综合评价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中要求组织小学生多开展一些实践性的活动, 通过行为实践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情境, 加强对问题情境的理解和思考。所以, 这门学科的教学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和争辩, 也需要给小学生们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如在小区里面对某个问题进行调查访谈, 将调查访谈的情况用视频记录下来。也可以引导学生们制作简单的PPT课件, 让孩子们可以把自己调查研究的结果拿到学校与大家分享讨论。所以, 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形式要丰富, 而之所以丰富是与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每一位小学生在这样类似的实践中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这是非常宝贵的, 课堂上的案例毕竟发生在别人的身上, 让学生们感触不深, 而真实的自己的体验对自己的影响才会更加深刻和强烈。老师对学生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也是综合的, 可以与其他老师讨论每个学生的平时表现, 同时结合学生完成相应作业的质量, 学生平时的待人接物表现等进行综合的评价, 小学生的品性要塑造完善需要老师的关注和鼓励, 需要老师耐心的加以引导, 因此, 我们要特别注重这一点。
二、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让学生的兴趣更浓厚
小学品德与社会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但由于课本的局限性, 使得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恰当的教学情境来源于现实生活, 生活化的情境在形式上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内容来自生活, 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能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 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例如, 结合着一些传统节日来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 让大家在放假期间充分的与家人共同佳节, 回到学校的时候可以把自己过节时候的安排分享给大家, 可以采用文字或口头演讲的形式。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 他们在生活中的体验非常丰富, 与家人与周围的陌生人互动的过程中都让他们不断的受到一些问题的挑战, 在思考这个问题该怎么处理, 为什么那个人会说出脏话, 我为什么不能说?我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道德规范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遵守?我为什么要遵守, 父母为什么遵守, 老师的做法是什么样的?正是因为当前价值观比较多元的现状才使得学生们产生了太多的疑惑, 而这些只有真实的现实生活才能给到学生这样丰富的体会。因此, 这样的学习和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三、借助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 触动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思想品德课中, 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 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 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 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能增强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意识, 唤起责任感。例如, 我们在学习主题是关于逛商场吵着父母买东西的内容, 可以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描述来进行角色扮演, 一个扮演妈妈, 一个扮演爸爸, 一个扮演孩子, 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几个组, 每个小组都表演一遍, 教师可以在各个组之间评分, 选出优秀的组, 让学生们点评每个组表演的优劣, 从这些表演中大家想到了什么, 对自己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启发, 等等。尤其是那些扮演父母的学生往往会有更深的体会, 他们突然意识到父母每天工作也很辛苦, 挣钱非常的不容易, 因此, 这样的一个扮演机会实际上给了他们换位思考的机会, 更体贴父母的辛苦了。这就是扮演本身所带来的作用, 让学生内在的情感被激发产生了共鸣。
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讨论, 通过这种形式激发大家去思考问题
教学中, 我们都能感觉到, 学生思考的价值非凡, 所以, 我们要怎么培养学生去学会思考呢?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 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 深化明理, 而开展课堂辩论, 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 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思考, 主动探究, 在辩论中深化明理, 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总之, 作为一线教师, 只要我们头脑清晰, 用科学的规律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就一定可以让学生从课堂中受益, 用正确的思想武装他们的心智, 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能够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目的和要求, 让品德与社会真正地走进小学。
参考文献
[1]王晓东.德育在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 (08) :71-72.
推荐阅读: